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和氏璧现在在哪里

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国宝的数不胜数,然而说到玉器,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人人皆知的“和氏璧” 。千年以来,围绕着和氏璧,不知发生了多少腥风血雨 , 勾心斗角的故事 。成为“十大历史之谜”其中之一 。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和氏璧,天下共传之宝也 。”鼎鼎大名的和氏璧 , 一开始却无人问津,险些被当做普通石头扔掉 。其有关的记录最早收录于《韩非子》之中 。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和氏璧现在在哪里


根据《韩非子》的记载,国宝和氏璧诞生于如今襄阳南漳县一处山洼,本是一块古朴无奇的大石头 。楚人卞和无意得到,坚信这是块完美玉石,献给了楚王 。然而宫廷玉匠认为这就只是块普通石头 。楚王大怒之下,砍去了卞和左足 。第二代楚王登位后 , 卞和又一次进献玉石,玉匠依然说是石头 。卞和从而又被砍去右足 。直到第三代楚王登基,派人剖开玉石 , 果然发现内藏精美稀世宝玉,于是安排能工巧匠雕刻成形,并以卞和的氏命名为“和氏璧” 。从此天下闻名 , 传出“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等典故 。
然而,天下第一玉,国宝和氏璧到底什么样子呢?
和氏璧可能是月光石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惜笔墨叙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情节 。但有关国宝和氏璧的样子,却用“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一笔带过 。
有很多人认为和氏璧属于和田玉,这种说法大错特错 。
和田玉虽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 。但是在古代,尤其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和田玉被称为“昆山之玉”,特指昆仑山所产玉石 。直到清光绪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正式出现“和田玉”的叫法 。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和氏璧现在在哪里


《史记》中“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古人杜兴庭在《录异记》中也说:“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 。”之后的《后汉书》、《太平环宇记》等史籍,都明确说明和氏璧出自荆山,而非和田 。所以和氏璧不可能是“昆山之玉”和田玉 。
通过地质勘探,和氏璧极有可能是产在荆山地区月光石,这里的月光石所呈现的“变彩”效果与史籍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描述如出一辙 。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和氏璧现在在哪里


在矿物学上,月光石化学成分为一定比例的钠长石、钙长石 。具有玻璃和珍珠的光泽,硬度与翡翠相似 。在光线的照射下,便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到不同的色彩 。
和氏璧的下落
和氏壁面世后 , 一直是楚国国宝,楚威王时,和氏璧被赏给了相国昭阳,昭阳大喜,在赤山设宴庆贺,席间众人争相观赏,然而和氏璧不翼而飞 。事隔50年后 , 和氏璧突然在赵国出现,虽然不知其中原因 , 但却因此上演了一处“完璧归赵”的故事,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之中 。
之后,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和氏壁最终落到了秦国手中,被嬴政改成了玉玺 , 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 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
传国玉玺现在在哪里 和氏璧现在在哪里


从秦朝开始,和氏璧从美玉升级为传国之宝 , 历代帝王都以此玺作为国器 。得到则意味“受命于天”,失去则“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传国玉玺 , 则会被认为“名不正言不顺”,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