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的治疗 盗汗的治疗方法


盗汗的治疗 盗汗的治疗方法


汗证 , 是指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盜汗、脱汗、战汗、黄汗五种 。发生与体虚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有关 。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 , 一般预后良好 。其他疾病中出现出汗,往往病情较重,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 , 出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可见于西医学多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症、结核病、佝偻病、震颤麻痹、低血糖、虚脱、休克及某些传染病等的发热期和恢复期等,当汗多成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
【盗汗的治疗 盗汗的治疗方法】
临床分类1、肺卫不固证
主要表现为汗出增多、恶风、活动后尤为明显,平时可出现容易感冒、神情倦怠、四肢乏力 , 面色少华 , 苔薄白,脉细弱 。
3、心血不足证
主要表现为自汗或盜汗,心悸少眠,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淡苔薄 , 脉细 。
4、阴虚火旺证
主要表现为虚烦少眠,盗汗或有自汗,手足心热,午后潮热,两颧色红 , 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细数 。
5、邪热郁蒸证
主要表现为蒸蒸汗出,汗液质黏,或衣服黄染,面色红赤,有烘热感,口苦 , 口渴,烦躁不安 , 小便色黄,舌苔薄黄 , 脉弦数 。
病因总述
汗证的病因主要有体虚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 。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胃、肺、肾 。病理性质以虚证为多 。
基本病因
1、体虚久病
(1)素体体质虚弱,或过于劳累,或患有慢性疾病耗伤气血阴阳均可使营卫不足 。若营阴不足,阴虚生内热,逼津外泄 , 临床表现为夜间盗汗 。
(2)如果卫气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临床表现为白天时时汗出 , 活动后尤为明显 。
(3)如果营卫不足,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而致汗泄失常,表现为汗出恶风、周身酸痛、时寒时热,可表现为半身或局部汗出 。
2、情志失调
(1)如果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日久化火,邪热郁蒸 , 迫津外泄,临床表现为腋下、阴部汗出,甚至出现汗出色黄 , 衣服黄染 。
(2)如果忧愁思虑太多,耗伤心血 , 阴血不足,虚火内生 , 迫津外泄而致汗出,临床表现为盗汗或自汗 。
3、饮食不节
平时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过甜过咸食物 , 损伤脾胃,脾胃运化饮食和输布水液代谢功能失调 , 湿热内蕴,迫津外泄,表现为蒸蒸汗出、头面部汗出较多、饮食后尤为明显 。
症状总述
本病以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为主要症状 。可分为自汗、盜汗、脱汗、战汗、黄汗五种 。
典型症状
1、自汗
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影响,白昼时时汗出,活动后汗出明显 。引起自汗的常见病证有虚劳、痹证、中暑等 。病前1-4周有咽痛史,症见发热恶寒或持续低热、关节酸痛而多汗,应考虑痹证;饥饿或胃切除患者餐后突然多汗,伴心悸、面色苍白,多为饥厥;起病急骤伴高热,多属温热性外感病 。温热病后期热退后,因体虚未复,也常有自汗表现 。
2、盗汗
睡时汗出 , 醒后汗止 。痨病、佝偻病和温热性外感病恢复期多有盗汗 。进行性消瘦、咯血、咳嗽、午后潮热、颧红应考虑痨?。唤谟屑毙苑⒉ 楦呷炔∈罚?多为温热性外感病恢复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