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问一个路人哲学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
高深往往意味着晦涩难解 , 这也让哲学被大多数人“打入冷宫” 。在快消时代 , 不能在10分钟之内搞明白的事务,很容易会被人忽视 。
然而哲学问题 , 不仅充斥在我们所有的生活场景中,而且懂点哲学的人,往往都思考更高效,也更难“被忽悠” 。

我们与哲学的邂逅可以源自很多小事:
发现伴侣对自己撒了谎 , 从而思考道德的重要性;
职场中被不公正地对待,从而思考正义与公平;
亲人与死亡擦肩而过 , 从而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曾被某种幻觉或梦境支配,从而思考世界的真实性……
更直白地说,当我们开始思考或者与人交流这些问题时 , 我们就与哲学不期而遇了 。哲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今天我想仅仅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和大家聊聊沟通能力这件事,并且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思考工具 。
你会不会经常在微博被千里之外的人气个半死?
或者明明自己吃了亏,想与人争辩却不知不觉沦为道歉的一方?
你身边有没有人让你难受,在沟通过程中,总感觉“他说的仿佛很有道理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在这些时候,哲学就能派上用场 。因为对哲学家们而言,沟通与自证就是一种日常:他们向外传播自己的观点,与人争辩论证自己的主张,个中翘楚凭借只言片语就万世流芳 。
为了避免自己和对方变成自说自话,哲学中早就确立了一套标准和范式,以确保逻辑演绎在形式上是有效的 。例如三段论形式:因为钱在包中,包在袋中,所以钱在袋中 。它构成了逻辑上的闭环 , 在形式上是正确的 。
形式的正确性是沟通的第一前提 。但生活中常见的无效沟通和低效思考 , 却不是简单的形式谬误,而是泛滥的“非形式”谬误(Common Informal Fallacies) 。
下面,我就罗列一些常见的“非形式”谬误,看完后,你就能知道自己为何经常被气到“瘫痪”了 。
只作断言所谓“断言”就是对观点的陈述 , 陈述本身不能等同于证明,被陈述了100遍的观点也不等于得到论证的观点 。
【寒蝉效应通俗什么意思】当断言遭遇挑战的时候,就算是日常小事 , 也必须要被合理证明之后才具备可信度,否则就是无效的 。
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断言,且往往是直斩人心的否定式断言:这个专业不受欢迎、这份工作没有前途、这方面你没有天赋……要知道,断言往往只是意气之谈 。遇到只作断言的人 , 最好的破局方式就是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听信 。

循环论证有一种论证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实际上却是把需要论证的结论当做了前提 。
循环论证往往由一个经过改装的结论组合而成,比如 , 假定你主张人人都应当是基督徒,理由是《圣经》是这样说的 。
这对于基督徒来说的确是结论性的,但如果你试图说服的对象不信仰基督教,那么他也许同样不信《圣经》上的话,因此,诉诸《圣经》就是一种对成为基督徒的循环论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