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 福建尤溪县发现了一幅朱熹手迹板联,内容为“读书起家之本 , 循理保家之本 , 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 落款“晦翁” 。“四本”说在明清著述中屡被引用,明代张永明(1499年—1566年)在《张庄僖文集》之《端家范》中明确提到:“朱晦翁居家四本: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 。”清代朱潮远在《四本堂座右编》序中所引“四本”则以“循理”取代了“循礼” , 后者应更符合朱熹的思想和习惯用法,明清学者有“以礼代理”的倾向,但在朱熹的著述中,“循理”的表述远多于“循礼”,除解释与礼有关的经文用“循礼”外,其余均为“循理” 。尤溪发现板联中的“四本”次序虽与史料记载略有出入,但其对现实社会的启发性并无二致 。朱熹的居家“四本”说是以格言的形式对其治家思想和理念的高度凝练 。
【箪瓢屡空晏如也 箪瓢屡空是什么】读书起家之本
读书是朱门家风,朱熹的爷爷朱森告诉朱松:“吾家业儒积德,五世后当有显者,当勉厉谨饬,以无堕先世之业 。”朱松写诗给五岁的朱熹说:“故乡无厚业 , 旧箧有残书 。”朱熹十一岁时,朱松再次勉励他:“努力诵书史,从人笑翁夸 。”朱松去世后 , 朱熹跟随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位老师刻苦读书,自言:“熹自十六七时下功夫读书,彼时四畔皆无津涯,恁地着力去做 , 至今虽不足道,但当时也吃了多少辛苦,读了多少书 。”朱熹十九岁就考中进士,从此开始自由读书、著书的生涯 。朱熹关于读书的言论被后人总结为《朱子读书法》流传至今 。
朱熹把读书看作格物穷理的重要方式,所谓“读书是格物一事”,又所谓“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朱熹也重视著书 , 《年谱》曰:“古今著述之富,无有过于朱文公者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朱子全书》统计,朱熹著述约1436万字 。朱熹著述领域广泛,《宋元学案》称:“自经史著述而外 , 凡夫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涉猎而讲究也 。”正是这些著述展现了朱熹“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理学思想 。
古代社会,士作为四民之首,入仕为官是本职工作,正所谓“士之仕也 , 犹农夫之于耕也” 。在科举制度普遍化的宋元明清时期,读书是入仕的主要途径 。即便在百余年后的今天,“读书起家之本”仍然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
循理保家之本
循理即遵循天理,是一个家族长久稳定的根本 。朱熹认为 , 天理是“所当然而不容已”,“所以然而不可易”,通俗地说 , 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社会规律 。朱熹认为,遵循天理方能保身保家乃至保国,所谓“顺之者为君子而吉 , 背之者为小人则凶 。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法 。凶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 。
朱熹要求家族子弟行事要循理,既有遵守国法的考虑,也有维护祖先的原因 。朱熹从不用自己的名望谋私利 , 他在给弟子吴宜之的信中说:“熹身在闲远,岂能为人宛转求馆求试?若能如此,则亲戚间如黄直卿辈当先为图得矣 。”黄直卿即黄干,既是朱熹的得意弟子,也是女婿,朱熹明知黄干有才华,但并没有为他谋求职位,更遑论他人!朱熹公私分明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 。
与循理相对的就是私意,朱熹说:“私意谓矫饰作为之意,循理则顺乎自然尽乎当然 。”朱熹认为 , 治家要靠公理,而不是私法,朱熹《家训》曰:“处公无私仇 , 治家无私法 。”天理是公义,但并不抽象,就在日用常行之中 。朱熹说:“所谓天理 , 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又说:“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兄弟、为夫妇、为朋友,以致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其理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如能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关系 , 就是循理 。家族内部如何做到循理?那就是和顺 。
推荐阅读
- 小孩宁愿发呆也不写作业怎么办
- 冰球也被称为称为什么 冰球也被称为
- qq被人盗了怎么办手机号也换了好友也删了 qq被人盗了怎么办
- 汽车车门打不开钥匙也打不开怎么办
- 涉事院长已被警方带走!网友:这也太可怕了!
- 儿子自杀后,他也走向了“约死群”,聊天内容曝光后震撼全网!
- 制冷时干燥也开了会怎样,空调制冷时开干燥
- excel怎么让第二页也有表头 excel每页固定表头打印
- 手机晚上不用也耗电快是咋回事
- Ta的“技术含量”低?但咱这警惕心也不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