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和戴的区别和用法巧妙 带和戴的区别和用法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市场 网传保鲜膜可能致癌?假的! 材质分为三大类 正确使用很重要
“每天给孩子带早点和水果,都离不开保鲜膜,但是最近网传保鲜膜‘滋生细菌’‘可能致癌’,保鲜膜究竟安不安全、要如何选购,我们心里越来越没底……”日前,市民张女士道出了自己的消费困惑 。保鲜膜相关网传消息是否真实?为此,采访人员走访了中消协和市消协人士 。
采访人员从线下、线上市场了解到,保鲜膜类产品品牌众多,都宣传有“保鲜”作用 , 但价格存在差异 。消协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材质可分为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和PVDC(聚偏二氯乙烯)三大类 。
“PE保鲜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适合包装新鲜果蔬、冷冻食品等,超市销售的多为此种保鲜膜 。”专业人士表示 , “但也正是因为它透气性好,所以不适合包装高油脂、容易被氧气破坏风味的食品,如糕点、熟食等 。它可以用于冰箱保鲜,但不能用于微波炉加热 。”
PVC保鲜膜常见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网上 。其优点是透明性好、黏性高,弹性也不错;缺点是热稳定性差 , 高温下会释放出对人体健康不友好的增塑剂,因此不能包装肉类、熟食、高油脂食品等,特别是不能在高温条件下使用 。目前,这种保鲜膜主要用于在常温下包装蔬菜和一些农产品 。
PVDC保鲜膜具有保鲜度好、结实易贴附、能防止水分蒸发等特点,主要用于肉类、熟食、火腿等食品的包装保鲜 。因为它的使用温度范围在-60℃至140℃之间,所以既可以用于冰箱保鲜,也能用于微波炉加热 。不过,这种保鲜膜的成本偏高、加工难度大,市场占有率不高 。
网传的保鲜膜“滋生细菌”“可能致癌”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呢?专家表示,合格保鲜膜的安全性无须担忧 。保鲜膜的作用是抑制而不是释放或滋生细菌等微生物,食物当中存在的细菌等微生物大多来自食物本身 。食物在覆盖保鲜膜保存前就已被微生物侵入;保存环境不洁净或温度过高;保鲜膜本身保存或使用不当,如存放环境灰尘较多、重复使用、手卫生较差等 , 会导致覆盖了保鲜膜的食物反而腐败更快 。
谈及保鲜膜中最具争议性、最易引发担忧的PVC材质中的增塑剂问题,专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增塑剂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为2B类致癌物,2B类致癌物经实验证明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 但对人的致癌作用不明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人 , 终身每天摄入不超过1.5毫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就是安全的 。尽管如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2016)等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 对增塑剂的使用以及对保鲜膜的总迁移量(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与食品接触析出的化学物质量)作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定 。也就是说 , 只要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保鲜膜,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
■ 消费提示
针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保鲜膜类商品 , 市消协人士日前提醒市民购买时注意以下几点:1.可根据保鲜膜的颜色、是否容易搓开等辅助辨别材质 。一般来说,表面泛黄 , 用手揉搓不易展开的保鲜膜大都是PVC材质的,而PE材质的保鲜膜为白色,手搓后膜易打开 。2.要选择包装完好、表面平整,无气泡、无穿孔、无破裂、无杂质、无异物的保鲜膜,以方便使用 。3.注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包装袋有破损或超出保质期的产品可能有细菌、霉菌滋生 。4.合格的保鲜膜没有任何异味,有味道的保鲜膜不仅会和食物串味,还会影响食物安全,应避免购买和使用 。5.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QS标志及生产许可证号 。(采访人员 王绍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