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 描绘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一线调研 描绘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游客在李祖村的古建筑里拍照留念 。张韵可摄(人民视觉)

一线调研 描绘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上图:李祖村一角 。新华社采访人员杜潇逸摄下图:李祖村党群服务中心外墙 。张韵可摄(人民视觉)
一线调研 描绘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西北部与浦江县的交界处,有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庄——李祖村 。历史上,李祖村是交通要道上的重要节点,行商坐贾,往来不绝,并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商业文化 。
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持之以恒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路径 。在“千万工程”推动下 , 李祖村从整治环境入手,进而发展产业 , 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
——编者
清晨 , 细雨中的李祖村透着江南水乡的温润,雨滴顺着椭圆形的樟树叶,落入清澈见底的池塘中,晕开细碎的波纹 。青石板路上 , 游客的脚步声渐次响起;古朴民居里,创业者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扎花、染色、氧化、拆线……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沙漠的染坊”布艺工作室内,90后创业者楼沙漠霜正和扎染爱好者们一起缝制手工艺品 。2018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楼沙漠霜来到李祖村 。“最让我心动的,是李祖村为创业者提供了开放平台 , 在这里,开门可以望见远山 , 关门可以专注创作 。”楼沙漠霜说 。
在这座小山村里,既能聆听传统文化的回响,又能感受创业者的活力 , 一静一动间 , 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铺展开来……
古建“微改造、精提升”,古村“不变味、展新韵”
曾经:“村里人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李祖村人”
如今:“南来北往的游客愿意进村来走一走、看一看”
四方天井,琴韵书声 。在李祖村中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内,孩子们正在乡恋学堂主理人屈琼阁的带领下,体验活字印刷和古法造纸技艺 。
2018年,来到李祖村的屈琼阁被村里的田园风光和淳朴乡风所吸引 。“看到村民们的恬静生活 , 我很受触动 。”屈琼阁说 , 当时便萌生了在村里办阅读空间的想法 。
有了想法,还要解决场地问题 。在村干部帮助下,屈琼阁联系到了这座百年四合院 。然而,“这里长期用作堆放物品的仓库 , 外立面斑驳,墙体也发生了倾斜 。”屈琼阁回忆 。发愁之时,后宅街道及时伸出援手 。“当时,街道组织对墙体进行修缮,帮了我们大忙 。”屈琼阁说,不同于一些村子的大拆大建 , 李祖村对传统古建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在保持整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让村子“不变味、展新韵” 。
阅读空间的建设是李祖村在“千万工程”推动下实现整体更新改造的典型案例 。谁能想到,如今在大家眼中文明有礼、美丽整洁的李祖村,曾经被当地人称为位置偏远、缺乏活力的“水牛角村” 。
“20年前,出门走的是田埂路 , 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喝水得从井里打 。”村民方文辉回忆 。2004年,在“千万工程”政策的带动下 , 李祖村下决心从村民最关心的水体治理入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
“过去,村民会在水塘里洗衣服、洗菜,导致水体发臭、藻类滋生 。”居住在池塘边的村民方晓生说,渐渐地,池水变得黑臭 , 水面上常常能看到翻肚的小鱼,“村里人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李祖村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