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咏是什么意思二年级 咏柳的咏是什么意思( 二 )



“人生识字忧患始”,笔者认为,正是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字肆意解释带来的问题(或为垄断对语言、文字的解释),人类逐渐对解释的方法进行了规范,制定出若干的文字解释规则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解释学,始于对《圣经》的解释 , 后来逐渐发展出文学、法律等领域的解释方法 。西方对语言、文字解释的方法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观点 。一种是文本主义解释方法,一种是原旨主义解释方法 , 进而自然还会产生第三种折衷主义解释方法 。
文本主义解释方法认为,“含义似乎就是这么可以从文字中冒出来的, 触动了我们的心智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意义是文字中所包含的;只要认真阅读,作者注入文字的含义就会在我们的心目中再现出来 。”因此,文本主义解释被当做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并成为解释方法的首选 。依照文本主义的解释方法,当然会产生好多问题 , 比如常见的法律适用中关于知假买假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议 。
为解决文本主义解释方法所带来的问题,产生了“探求立法者或准立法者于制定法律时所作的价值判断及其所欲实现的目的,以推知立法者的意思”的原旨主义解释方法 。但是 , 也正如西方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所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 。一部法律产生之后 , 又如何探究立法者的意图,并使法律的解释为立法者所控制,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意图禁止对法典进行任何形式的解释,不给法官留下解释法律的空间,判决成了“法律严格的复印”,法官不能有任何自己的判断和裁量,只能做“宣告法律语言的哑巴” 。但是,《法国民法典》问世不久便有人作出注释,拿破仑闻之抛书叹日“嗟乎 , 朕之法典已废矣” 。
与西方法律解释方法及流派相对应,我国古代也产生了类似的解释方法及流派 。笔者斗胆认为,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语言、文字解释方法,起源于对龟甲蓍草占卜的解释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武王将伐纣 , 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武王想吊民伐罪 , 占卜出来的兆却是不吉的,足见,对灼龟占卜中裂纹走向所预示吉凶的解读,是有约定俗成的可以遵循的解释方法的,按照这个解释方法,确实是“不吉”,因此 , “群公尽惧” 。姜太公一时没有想出改变解释结论的成体系的崭新的解释方法,因此,才会推蓍蹈龟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太公彊之劝武王曰:“当为则为 , 当不为则不为,何祈于一方朽物”?武王於是遂行 。春秋战国之后,在对《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注释中 , 我国逐渐形成了流派甚多的经学家,最终形成了心学、理学两大流派,个人拙见 , 这些派别争论的起点,也是基于对文本的不同解释方法 。
回归本剧,正反两派对《唐律疏议》的解释争议,除了夺权、三司会审等戏外,集中体现在依照《唐律疏议》对张小敬能否免死的问题上 。张小敬犯了不义之罪,属常赦不免之罪(亲王在这点上有重大技术疏漏,依照《唐律疏议》规定,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及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才构成不义,剧中张小敬只杀了个从八品的万年县县尉 , 自然不构成不义,如果应该安排张小敬杀万年县县令,县尉是他铁哥们 , 在审讯中一直护着他,他才没死在牢中,并被挚友徐宾救出,这样的故事才完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