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两一钱一分一克 古代一钱等于多少克( 三 )


微型的杆秤俗称戥子,主要用来称量金银等贵重物品及药物,最大的有16两(一斤)、8两(半斤);小的为4两、2两、1两 , 最小刻度为厘,再小无法细分 。
古代还有铢、锱等计量单位,24铢为一两,6铢为一锱 。旧制一斤为16两 , 解放后市制一斤为10两 。但金、银、药物还用一斤16两的旧制单位,直到1990年后,金、银、药物才使用克计量 。
旧文献的一两为31.25克 , 一钱为3.125克,一分为0.3125克,尤其是古医书中的药方 , 以两、钱、分为单位,变克必须按这个比率计算 。
大秤与小秤
尺制、容量都有大小两制,衡制是否也有大秤小秤呢?
从已有的资料可知 , 在汉代衡器确是有大小两制 。大秤,即上述250克一斤,而小秤的一斤、一两只及当时大秤一斤、一两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古时铢的轻重主要有两种口径:
一,一铢当重百黍(《汉书·律历志》中说“一龠容千二百黍 。重十二铢”;《说文》中说:“十黍为累 , 十累为铢”,一铢也是百黍) 。
二,“十黍之重为铢”(《荀子·富国篇》杨惊注) 。后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
吴承洛在他书中曾引用梁时陶宏景《名医别录》中的话:“分剂之法,古与今异 。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 , 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即24铢为一两) 。”一分既是容量单位,如以容量中所盛之黍计之,即是重量单位了 。
四分盛二百四十黍,以二百四十黍之重为一两——24铢,即此处之一两为一般的二千四百黍重二十四铢、一两的十分之一 。这段材料十分重要 , 不可忽略 。
图 明代戥秤,砣底铭文为“万历年造” , 最大秤量60两 。

中药一两一钱一分一克 古代一钱等于多少克


由此可见药材的方剂的计量与一般物品的计量完全不同 , 用的是一杆小秤 。一般称物的权衡一斤是250克,抓药的小秤一斤只重25克,一两只重1.5625克,一铢只重0.0651克 。《伤寒论》等古医书中药方所标的两铢重量都可按这样小的比例来折算,用当时的市秤来计量就不合理 。
由上可知《伤寒论》中用药量,以小秤所合克数来折算,数字是可信的,用之不会出人命;如不按小秤折算,《伤寒论》中用药动辄以数两计,再大胆的医生们也不敢用古方中的这些重药量 。
以十分之一的比例折算的汉代小秤(有人说可能始于东汉之末) , 只适用于开方抓药,不适用于其它场合,如称黄金 。当时黄金流通量很多,也用市秤称量,不用称药的小秤 , 说称量黄金与称量药材用同一杆的秤 , 是不正确的 。
汉代还有量药的小铜量,与称药用小药秤是平行的特殊量制与衡制 。据《武威汉简》医方所载,以斤两计的药味有黄连、石膏、人参、细辛、当归等;以容量计的药味有白芷、门冬、款冬、川芎、黄芩、蜀椒、吴茱萸等 。小药量和小药秤就是针对不同的药味而分别使用的 。
中外对小药秤的推算计量有不少人,有的定药秤小两之重1.08克(丹波元坚) , 1.871克(小岛尚质)、有的定一两为1—1.6克(王伊明),各有各的推算方法,还是以“十黍为铢”的资料更可靠 。
————————————–
古代一钱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中医临床及研究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