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927年,蔡元培卸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傅斯年曾短暂担任过北大代理校长 。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 。傅斯年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的成就,而且他的出身 , 也非常瞩目 。
傅斯年出生于聊城傅氏家族,这是一个百年望族,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名人辈出 。但奇怪的是,傅斯年虽然承认自己是聊城傅氏的子孙,却不愿提及他的祖先傅以渐 。
傅以渐是谁呢?他是清朝第一位状元,更是一代帝师,武英殿大学士,在清朝拥有较高的地位 。然而 , 或许因为受时代限制,傅以渐在清朝文士心目中的评价并不高 。本文 , 笔者将和大家分享傅以渐,希望通过历史资料,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帝师 。
一、百年望族的开端清朝开国于关外 , 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1644年 , 清军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族士人,摄政王多尔衮决定沿用部分明朝的制度 , 在人才选拔方面,实行科举制 。
消息一出,并没有引起全国振奋 。因为当年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很多汉族读书人仍然心向明朝,所以真正参加县试、乡试选拔的人并没有达到明朝时的规模 。经过两年多的层层选拔,到了顺治三年,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春闱会试在北京顺利举行 。由于当年是农历丙戌年 , 所以当年的科举又称“丙戌科”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
故明旧例:进士四百名,二甲选部属、知州,三甲选评、博、中、行、推官、知县 。
虽然参加会试的人数略显不足,但清朝延续明朝旧例,仍旧按成绩排名,录取了前400名为贡士 。400名贡士 , 有370人参加了殿试,也就是说,清朝第一次科举,一共录取了370名进士 。这370人,是清朝入关后第一批进士官员,他们除了少数人留在京城外,绝大多数都被分派到各州县为官 。这些人中,有一位叫傅以渐的新科进士,被留在了京城,因为他是当年的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
《清史稿·傅以渐传》记载:
傅以渐,字于磐,山东聊城人 。顺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弘文院修撰 。
从明英宗后期开始,明朝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清朝初年,翰林院尚未形成 , 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是翰林院的雏形,傅以渐身为状元,自然被优先留在京城,而且担任弘文院修撰 。
傅以渐本人也没想到,他不仅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状元,而且会开创一个百年望族 。
根据《傅氏族谱》记载,傅以渐的远祖名叫傅回祖,江西永丰人 , 他曾在明朝弘治年间担任山东冠县县令,这是傅氏能追溯到最早的祖先 。不过,傅回祖在仕途上并没有较高的政绩,他共有七个儿子,年迈辞官时只带走了4个儿子 , 还留下三个儿子在山东立业 。其中,有一子名叫傅祥,在父亲回乡后便留在聊城经商 。当时的聊城毗邻大运河,贯通南北,商业蓬勃发展,傅祥很快发家 。不过 , 他虽然成为商人 , 但没有忘记自己祖上是诗书传家,于是,他延请名师,为族中子弟教授学问,希望有朝一日,家族中能再有人踏入仕途 。傅以渐便是傅祥之后 。
傅以渐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 , 他7岁时便入馆学习 , 不过,在明朝末年并没有考取功名,因此十分不甘 。1644年,明朝灭亡,顺治入关,宣布恢复科举 。傅以渐决定参加清朝科举 。当时,清朝入关不久,有同伴劝他再观望几年,但傅以渐一心要证明自己 ,他毅然报考,果然在顺治二年考中举人 。顺治三年 , 傅以渐带着全家人的期许进京赶考,竟然一举考中状元 。傅家几代人没出过进士,傅以渐竟然一举夺魁,让傅家在聊城瞬间扬名 。
推荐阅读
-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
- 以前的中原地区是哪里 中原地区是哪里
- 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的公式 excel 根据出生年月计算年龄的公式
- 什么是三大类岩石的基础 什么是三大类岩石的基础岩
- 毛骗3在哪看完整版的 毛骗3在哪可以看
- 月缺怎么形成 月缺是什么引起的
- 我和我的儿女们钱安安跟谁在一起了 我和我的儿女们钱安安结局
- 画百合花的简笔画 画百合花
- 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 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和流程
- 结婚证丢了能办离婚手续吗? 两个人的结婚证丢了能办离婚手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