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怎么读 辜


辜怎么读 辜


"辛"的形体似一种行刑的工具"辛"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辣"、"痛苦"、"辛苦"之意 。而这些意思均不是"辛"的本义 , 要说起本义我们还需要从其形体及后来作为构字部件着手分析 。
《说文》解释"辛"为:"秋时万物成而熟,金刚味辛 , 辛痛即泣出 。从一、辛 。辛,罪也 。辛承庚,像人股 。"
许慎的解释参照了古代五行的说法,庚辛为西方,且庚为阳金 , 辛为阴金,为秋,为辛 。此种解释看似很全面,把"辛"义基本含括在内了,但是意义之说解曲折迂回,与造字逻辑很难相合 。
要弄清"辛"字的本义,我们还得从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体来分析 。
"辛"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体如下:

甲骨文金文“辛”
从"辛"的字形看 , 很像一种器具,为象形字 。形如一把竖着放的刀,上面的三角形为刀体 , 最顶端为刀刃 。字形下部为刀柄 。而此种刀为古代行刑的一种刑具 , 大概是用于面额刺字或割鼻耳之用 。郭沫若先生也认为"辛"像古之剞劂形,也就是像一种曲刀 , 为施黥的刑具 。古时罪不至死,便会以其他形式惩罚,而黥刑这种惩罚有罪之人的手段,既容易操作又有明显的辨识标记,所以在古代社会中经常被使用 。《水浒传》中就比较常见 。

“辛”字与刑具对比图
古"罪"字比较抽象,很难表示,于是先人就以"辛"这种类似刑具的刀来表示,因为这种工具的主要用途就是对罪犯行刑 。因此,《说文》释"辛"为"罪也",当由此而来才是 。
关于"辛"字的其他解释其实,关于"辛"字又不少异议 。比如 , 有的学者认为"辛"为一种錾凿工具,而非刑具,后来该工具引申为刀,因用刀劳动非常累 , 故引申为辛苦 。此说认为"辛"为一种錾凿工具较为合理,但是从刀引申之义就非常牵强了,古人劳作无论用何种工具都会辛苦劳累,此说难以让人信服,且离"罪"义甚远 。
还有学者认为"辛"字形体像以斧砍木,也就是把字形分析为上斧下木 。这种观点认为甲骨文金文上部倒三角就是薄刃的斧头,若从侧面看斧头上部确实像一把薄刃的斧头 。但是,这种解释也遇到了问题 , 因为"辛"字本身就是以斧砍木 , 那么倒三角下的构形是不是"木"呢?显然不是 , "木"不曾有做此形者 。

斧头劈木头
后来,又有学者认为"辛"与"新"本是一字 , "新"字是在"辛"下增加了木,右边又增加义符"斤"字 。
其实,"新"为形声字,甲骨文形体最初写为"左辛右斤",至金文为了进一步增强表义性,又增加了"木"字 。"新"字古文字形体如下:

甲骨文金文“新”
因此 , "辛"为"新"的本字的说法不妥 。甲骨文中从辛从斤与从辛从木从斤并存,该字为形声字是无可争议的 。之后"亲+斤"的形体当是从木从斤辛声,增添了"木"字更明确了"新"的本义,其本义是以斧(斤)劈薪,当是"薪"的初文 。但是,甲骨文及金文为什么所用"新"之义皆为"新旧"之"新"义而无取薪之意呢?这是因为汉字的使用取决于当时语言使用的环境,最初为"薪"义,但因为取薪之意未出现或者没有必要出现在甲骨文中,所以在有限的甲骨文献中不见该义 。但我们从后来文献中仍然可以见用其本义者,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有"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 。"其中的"新"即为本义"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