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蛾子怎么产生的 蛾子怎么产生的


家里小蛾子怎么产生的 蛾子怎么产生的


每当夏天的夜晚,灯光亮起时,也就是夜行性昆虫活跃的时间 。户外就不说了,即使在楼房里,多多少少也免不了有虫子绕着灯光起舞 。
昆虫为什么喜欢灯光?我相信这样的问题,曾萦绕在每个孩子心头 。而通常,他们得到的回答会是:因为它们就喜欢灯光 。或是:因为昆虫有趋光性 。
是啊,从小时候对自然开始认知起,昆虫趋光的现象和特性就被牢牢印在脑海里 。比如飞蛾扑火,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昆虫趋光性的实锤证据 。
但是,如果这只是人类的一面之词呢?
今天不讲历史了 , 聊聊昆虫趋光这件事 。
就从飞蛾扑火来说起 。
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飞蛾扑火的飞行路线 。不难发现,极少有飞蛾是直接扑向灯火的,它们的飞行路线东倒西歪,似乎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感觉,就像是一个喝醉酒的人在路上行走,在摇摇晃晃尽力避开面前那一盏路灯 。
对这个事,有研究人员专门做过统计 , 将飞蛾扑火的飞行轨迹记录了下来,它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您瞧瞧,可不是喝醉了酒吗?
如果飞蛾那么喜欢灯光,它们为啥不直接飞向光源,那不是更省力吗,何苦要绕来绕去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飞蛾扑火,真的是因为趋光吗?
这个问题 , 可算得上千古奇冤了 , 昆虫们确实是被冤枉的 。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将它们的行为总结为趋光性或许也没错 。不过飞蛾们会有话说 , 它们扑向灯火,并不是因为喜欢灯光啊,而是人造光源的受害者 。
此话怎讲呢,要从昆虫导航的本能说起 。
我们知道,对大部分生物而言 , 光线都是最重要的导航方式 。人类通过辨别太阳方位确定东南西北,动物们依靠日月星辰定位和行动 。对于许多昆虫而言,同样如此 。
不过,因为眼睛结构的不同,昆虫眼里的自然光和我们观察到的是不一样的 。

要讲到这个,还要先提一下偏振光的概念 。
对于人眼来说,来自天空的光线不管方向如何 , 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变量:强度,人眼是无法直接分辨头顶的光线来自何方的 。对昆虫而言就不同,它们的复眼结构就类似于偏振片,就像一个筛子,只允许平行于偏振方向的振动通过,于是进入复眼的光线是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光,这就是昆虫依靠光线导航的本领 。
再举个3D电影的例子 , 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点 。
3D电影用两个摄像机同时拍下一个物体的两个画面,放映时把它们同时投映到银幕上 。如果我们不戴3D眼镜 , 看银幕就会有重影,3D眼镜的镜片就相当于两个偏振片,它们分别与左右放像机的偏振方向相同 。这样,两个画面分别通过两个眼镜观察,在观众脑海里就形成了立体化的影像 。

昆虫就是戴上3D眼镜观察世界的生物 , 自然光赋予它们导航的能力 。这可以追溯到寒武纪时期出现有眼睛的生物起 。从生物出现眼睛开始,这个感光器官就指引着它们通过光源来给自己的行动导航 。眼睛的出现是如此重要,以至有科学家把进化出眼睛认为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 。
比如著名的三叶虫 , 它已进化出了六边形的复眼,能通过感受天空的偏振光来辨别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