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谷怎么样 蒲谷是指什么意思( 三 )


朝那国,为东周方国 。其国之名因方位和民族而得 。朝,由桃木山西部的皛然山演变而来,它是一座山的名称,也是一个方位的名称,意为晨曦初露的地方 。那,为方国名、部落名和民族名 。其国由卢国演变而来 。东周初,因周平王东迁,义渠崛起,进而兼并西戎诸国,其中就有卢国 。其族人,一支远徙湖北襄阳 。一支移居庄浪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 。《说文解字》“那,西夷国” , 明代《平凉府志》“卢彭在西北 , 后为戎那” , 皆言其国源流 。
佚失古县——乌氏县,以胭脂河为坐标;卤县 , 以弦蒲薮为坐标;兰干县,以南洛河为坐标 。崆峒山后峡,今称胭脂峡,有胭脂河到崆峒山前峡汇入泾水 。胭脂古称焉支 。西汉有乌氏(读焉支)县,所在地就在焉支河流域 。到东汉末,因羌人之乱,侨迁泾川 。乌(烏)为焉的通假字,以形通假;氏为支的通假字,以音通假 。由此而言,乌氏县之名,当因焉支水而得 。
西汉安定郡有21县,其中有个卤县 。在《甘肃史地编研文选》中,薛方昱《西汉卤县灈水位置考》,将卤县定位于崇信,将灈水定位于黑河 。其实,卤县并非在崇信,而是在华亭;灈水也并非黑河,而是汭河 。《汉书·地理志》说:“卤,灈水西出” 。卤者,或盐或碱或泽 。显然,这里当指泽 。而弦蒲薮为九州之泽,它就在华亭境内,岂能跑到崇信?至于灈水 , 这实在是误会 。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说;当今汭河之称错了 , 历史上的汭水是当今的黑河,而薛方昱依此照搬 。其实,说黑河曾称汭水有所据 , 而说当今汭河之称错了则是臆造 。因为历史上有两个汭水,一个是《山海经》所载 , 名曰“苕水”(苕为芮的通假字,以形通假),它发源于龙首山(今称桃木山),也就是当今汭河 。一个是《汉书·地理志》所载,它发源于华亭上关,也就是当今黑河 。
西汉天水郡有个兰干县,史册没有丝毫踪迹 , 而用联系的观点仍可推导出它的治地 。后秦有个南平郡,《陇右名物大观·古今地名篇》说,其治地在水洛城 。而从《资治通鉴》的描述来看,其治地并非在水洛城,而是在南坪镇(亦属庄浪) 。其南平之名当因南水洛河和地形而得 。倘若把南平与兰干结合起来而言:南 , 当为兰的通假字,以音通假;平,当为干的通假字,以形通假 。由此而言 , 此郡县,均当以南洛河为坐标,再加地形而得名 。

扭曲古道——回中道,以“汧”为坐标 。一提到回中,许多人便想到了泾川,故而把秦汉古道——回中道必经之地也拉到了泾川 , 谬哉!历史上不只泾川有回中,华亭、陇县、凤翔亦有回中 。回中道本来是沿着陇山东麓从南到北的一条纵向古道,它可贯通陇山古道——木峡道、鸡头道、番须道和陇坻道 。只因当今史学界不知华亭也有个回中,故而硬是把一条纵向古道扭曲成了一条横向古道 。
徐广《武帝本纪注》说:回中“在扶风汧县 。”如淳《武帝本纪注》说:“回中在汧也 。”此“汧”,不论指县还是指水或者指山,均与华亭有关 。《明统志》说:“陇州西北有回城 , 亦曰回中 。又西北有回中宫 。”此“回中宫”就在华亭,所在地为西华镇的官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 , 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此“回中”,也在华亭 。《汉书·武帝纪》说: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武帝祠五畤于雍,逾陇,登崆峒山,出萧关 。”《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 , 遂北出萧关 。”由此可见,回中道的基本路线是,南起宝鸡陇县 , 途经平凉的华亭和崆峒,北达固原原州区的萧关和海子峡 。它可西到陇西(临洮),东达咸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