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357字 , 阅读时间约4分钟
朋友陈晨家儿子可可不到三岁,特别喜欢跟在我家妹妹身后当“小跟屁虫” 。最近正好约着一起玩,我问可可:“宝宝,妈妈中午给你吃什么好吃的啦?”“这不是我的妈妈,她是三角龙 。”可可小嘴一嘟,一脸认真地反驳我 。“嗯?三角龙?那你是三角龙的宝宝吗?”我反逗他 。“才不是呢,我是霸王龙 。”可可严肃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俩娃在一旁玩耍,陈晨有点不解地说:
“他最近总是这样,会把家里所有的人都换一个称呼 , 如果叫他‘宝宝’或者‘可可’,他就会生气 。对我们也不叫‘爸爸妈妈’了,不是‘三角龙’就是别的啥名字 。你说他这是模仿吗?还是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呢?”
皮亚杰游戏理论上对可可的行为有一个解释:“象征性游戏”,既不是模仿也不是起外号 。
儿童的四类游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 。
众所周知,婴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由感觉运动思维逐渐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 。根据皮亚杰的游戏理论,游戏可以分为四类: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 , 规则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 。
1、练习性游戏:一般出现在一岁半以前 , 是以娱乐为目的,这个时候宝宝的思维还处于感觉运动阶段 。也就是说此时宝宝所做的一些游戏,都是单纯的在重复,获得最初的游戏乐趣 。像是推到积木、或者反复揉搓一团纸 。
2、象征性游戏:宝宝在一岁半以后,思维逐渐开始转向具体形象,这个转变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此时你会发现孩子开始进行一些“假装”性质的游戏,比如假装打电话 , 假装吃饭等行为 。
3、规则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7岁以后,孩子开始出现运算型思维,游戏就开始向规则性和结构性转变 。这时候桌游、复杂的积木都会成为他们游戏的内容 。
那么文章开头乐于模仿的可可,所处的象征性游戏阶段,又有什么特点呢?
关于象征性游戏
《学前教育学》一书提到:象征性游戏 , 又称为符号游戏,是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 。
当你发现宝宝开始把象征性符号和实际物体联系在一起,并能在实物和象征性物体之间自由转换的时候 , 说明他开始进入象征性游戏的阶段了 。
A、出现的原因
在内在驱动力的影响下,孩子会去寻找一种让自己更为放松和更加富有权利的游戏 。而在象征性游戏中,孩子对所有的物品都具备百分之百的主宰权利 。比如在真实的生活中 , 我们担心孩子安全 , 就会把剪刀、小刀等锋利的物品束之高阁 。而孩子就会在游戏中变身为超级厨师主宰厨房的一切 。
B、游戏表现形式
1、 以物代物或者以人代人 。比如把积木当做水果,或者把小玩偶当做家人 。这是最早的象征性表现 。
2、 外形和用途完全不同的物品来代替游戏品 。这时孩子开始进入较为高级的游戏阶段,比如会用碎纸屑来代替饼干,就是较高的象征性思维表现形式 。
推荐阅读
- 双开、多开 怎么学会在一台电脑上多个游戏号
- 梦到黑猫抓自己 梦到黑猫抓自己是什么意思
- 纯白翡翠属于什么种,翡翠纯白的是什么品种
- 翡翠荷叶上有鱼寓意是什么,翡翠有鱼有荷花的寓意
- 手机ad码忘记了怎么办 手机ad密码是什么意思
- 轻轨是什么字母开头 轻轨是什么
- 镜头ef-s是什么意思 佳能镜头efs是什么意思
- 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 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意思
- 喝完牛奶的纸盒是什么垃圾 喝完牛奶的纸盒是什么垃圾啊
- 气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