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钱福字的起源和演变50字 年钱福字的起源和演变200字


年钱福字的起源和演变50字 年钱福字的起源和演变200字



福字演变——甲骨文
“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福”字为合体会意字,与祭祀祈祷有关,在《甲骨文编》中记录有50种构型 。
此时的“福”字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创造这个字的用意在于“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
此时的字形设计中,“示”为“祭祀”,“酉”表“酒坛”,而类似双手的构型,则代表巫师向祭坛献酒 。
当时的人通过这一象形字,表达心中“祈祷”、“纳福”之意,向天地间传达美好心愿 。
福字演变——篆字
篆字初期,“福”字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稳固,笔画也变得圆润 , “方块字”的结构更为明显 。《说文解字》中:“福,祐也 。从示畐声 。方六切 。”从此开始,“酉”字讹传为“畐”字,同时 , “畐”有“满”之意,与“示”字合起来,就是盛满贡品供奉祖先或神灵,祈求得到庇护之意 。
“福”字书面形体,自小篆之始,延续至今,形成统一规范的写法:左边为“礻”,意为“神祇”(泛指神灵),而右边由“一”、“口”和“田”组成 。
福字演变——汉隶
隶书时期,相对于小篆体而言 , 汉隶的“福”字结构不变,在书写方便会略有不同,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在“福”字中,“畐”里的“口”和“田”的方直化比较明显,而“示”略有变形,同时为楷体的“福”字奠定了基础 。
福字演变——楷体
楷体对汉隶的改进表现在波挑收敛、折角圆转 。楷体的“福”字的“畐”承袭了隶书的形状,只是将“口”和“田”原本分两笔写的上方一横和右侧一竖连在了一起写,变成了横竖勾 。“示”字的变化较大,表现在上的一横变成了一点,并且整体“福”字来说,左边比右边要窄,更利于书写 。
天下第一福
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是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皇太后60岁大寿将至 , 康熙决定尝试“请福”,一气呵成了这幅 “福”字 。
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 , 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 , 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1962年,周恩来总理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