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的由来,海城地名由来

海城的由来

海城的由来,海城地名由来


相传海城名源于海州,公元925年,辽灭渤海国,改渤海之地为东丹国 。928年辽太宗诏徒东丹国民于梁水(今太子河),南海府之民随之西迁 。人移 , 地名也随之而移 。清顺治十年改“海州”为“海城” 。海城的历史古老而久远,从小孤山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析木石棚墓葬发现,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向前已有较大发展 。自秦汉以来 , 先后于本境置辽隧、海城等16个州(卫)县 。
海城地名由来辽时,于境内置海州、铜州、耀州,同设临溟、仙乡、析木、岩渊4县,并在海州置南海州,兼置临溟县为州治,隶属辽东道 。海城之名源于海州至此始 。
海城市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腹地,沈阳经济区之中,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南邻港口城市营口、大连,东接煤铁之城本溪及边境城市丹东,西与油田新城盘锦隔河相望 。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
海城市三江源由来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是:


1.该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海城的由来,海城地名由来】2.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


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其隆起地表 , 有助于形成高空大气环流,给水循环提供了条件;足够的海拔和平坦的地形,配合绿色植被,有效涵养了水源;同时,高寒植物能耐受-45℃的严寒,在高山地带收集了大量的水源 。
浑河的名称由来因水流湍急,水色混浊而得名 。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 。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现为独立入海的河流、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 。流域范围在辽宁省中东部 。源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鞍山、营口等市,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纳太子河 , 汇合之后称大辽河 , 向南流至营口市入辽东湾,全长415公里 。7200年前人类就在此农耕渔猎 , 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今天的浑河承担了辽宁省中心城市群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任务 。然而为了管理方便 , 仍然将浑河错误地做为辽河支流看待、并将浑河入海河段称呼为大辽河 。
实际上,由于1958年辽河截流,辽河干流汇入双台子河,从盘锦入海,自此大辽河河道已经没有一滴辽河水,浑河太子河汇合之后从营口入海 。但由于历史情怀及管理部门图方便的种种原因,浑河纳太子河后从三岔河到营口的入海河段仍然被叫做“大辽河”,这个名称一直未变 。
海城牌楼传说相传在清末时期有一姓金的状元出生于此地,此状元在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 , 其母不为艰辛将其养大 。其母恪守贞洁,一心教育儿子成才 。
之后皇上知道此事,便准该状元衣锦还乡,并赐其母贞洁牌坊 。最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母子将其村落改名为金家牌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