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由来【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同为朝鲜民族但政治体制不同的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两个政权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 。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
照朝鲜停战协定 , 三八线两侧的南北朝鲜非军事区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 。需注意的是:三八线因邻近北纬38度而得名 , 但不等于北纬38度线 。例如由北朝鲜实际控制的开城市,就位于北纬38度以南 。
三八线的来历及背景
三八线的来历如下:

三八线,北纬38度线,史料记载,三八线斜穿朝鲜半岛东西两端 , 长约248公里,是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称其为三八线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日本投降后 , 就成为同为朝鲜民族但政治体制不同的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两个政权的临时分界线 。


三八线的由来



三八线的意义

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 。受降命令传到战地时 , 分兵进击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 , 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 。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的命令,就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 。1945年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国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 。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 。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

朝鲜38线的由来
38线的由来

三八线,国际通称The 38th parallel 。是位于 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那么关于这条“三八线” 有着怎样的由来呢?

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 , 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三八线与朝鲜战争之间内在的和本质上的联系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有不同的说法,其结果对于分析战后远东局势的走向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这个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便受到了日本的统治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 。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 , 罗斯福、蒋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的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 。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 。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 , 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的问题 。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 , 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 。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鲜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 。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参加托管 。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 。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的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 。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

然而,由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于是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 , 首先要解决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 。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问题 。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 , 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 。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 。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 。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 , 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的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 。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 。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 , 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 。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时 , 遭到拒绝 。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 , 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 。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 , 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 。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 。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 。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 , 则根本没有讨论 。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 。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 。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 。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 , 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 , 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 。杜鲁门确信 , 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 。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 。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 。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

至于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的提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

韩国外交协会会员金基兆提供的情况是: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探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宣言 。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 , 电文说:“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 。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 。马歇尔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 , 命令他们划出一条苏联攻入朝鲜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即刻制订向南部朝鲜进军的计划 。据说林肯准将接受命令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了划定三八线的启示 。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 。于是,美国将军这个偶然的发现,便成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根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