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的由来,荆州古城的由来

公安的由来

公安的由来,荆州古城的由来

文章插图
【公安的由来,荆州古城的由来】公安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安委员会”,全称是“公共安全委员会” 。1920年孙科正在广州市政厅长任上,曾奉命草拟市政条例,竟在一夜之间 , 将市政范围、性质、权责、职权等一一列出,完成了一部《广州市组织条例》,其中“公安”与“公用”两局名称就是孙科发明的 , 沿用至今 。
荆州古城的由来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 。
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
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 ,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 。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 。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 。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 , 荆州居其中 。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 。其治所多不固定 , 直到明初 , 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 。
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 。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 。荆州城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 , 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 。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 。西汉初年 , 封临江王于此地 。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 。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 。
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 。汉代已有城墙 。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 。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 。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 。元末,朱无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 。
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 , 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 , 小北门曰远安门 。
荆州城现存砖城为明末清初建筑 。整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 , 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垣周长10.5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1970年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 , 城垣上新开3座三孔城门,原有的6座城门,共有9座城门 。砖城内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可通行 。砖城外有外环道与水城环绕 。水城俗称护城河 。荆州城墙高9米左右,城墙厚10米左右,城墙上有3座藏兵洞,24座炮台 。原有城楼6栋,其中5栋毁于战乱 , 仅存拱极门(大北门) 城楼朝宗楼 。
八十年代,政府拨款重建寅宾门城楼,沿用旧名,曰宾阳楼 。荆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 , 已有350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 , 是中国现存为数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 , 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荆州名扬四海 。荆州城已成为中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有30多处三国遗踪和文化景点供游客探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