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的古义

第的古义

第的古义

文章插图
1、次第;次序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2、官僚和贵族的住宅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出,驾而宿于朝房,旬而还第 。”《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 。”
3、科举考试的等级 。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没考中叫“落第”、“下第” 。《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 。”《芋老人传》:“书生用甲第为祖国 。”
4、但;只管 。《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5、只;仅仅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
6、只是;但是 。表示转折 。《与妻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7、词头 。用在整数的前边,表示次序 。《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郞,窈窕世无双 。”《活板》:“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
《陈涉世家》中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陈涉世家》中古今异义词
1【等死】古义:一样,同样.今义:等候,等待.

2【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今义:常常,经常.

3【楚人怜之】古义:爱怜,爱戴.今义:怜惜,怜悯.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5【借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借给 

6【今亡亦死】古义:逃跑,逃走.今义:死亡.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 今义:间隙.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9【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10【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11【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

12【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鬼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1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

14【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5【尝与人佣耕】古义:曾经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古义:怎么,哪里.今义:安全,平安.

17【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18【度已失期】古义:估计今义:限度,分寸

19【豪杰】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20【三老】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今义:三位老人.

《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公元前209年 , 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反对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 。文章记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 肯定了陈胜在反对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 。同时,作者司马迁也论述了陈胜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起义领袖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自身蜕化、用人不当,导致起义军作战失利,内部离心离德 。陈胜、吴广都死于自己的随从或部下之手,其结局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


第的古义

文章插图

出师表所有古今异义词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古今异义如下:

1、诚宜开张圣听(译文: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中的开张

古义:扩大 。

今义:指店铺开业 。

2、引喻失义(译文:说不恰当的话)中的义

古义:适意,恰当 。

今义:常用义为正义 , 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

3、陟罚臧否(译文:奖惩功过)中的否

古义:恶 , 坏 。

今义:今常用的'否定' , '是否'的'否' 。

4、晓畅军事(译文:通晓军事)中的晓畅

古义:精通 , 熟练 。

今义: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中的所以

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 。其义为:…的原因 。下文'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所以'同此 。

今义: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6、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身份低微)中的卑鄙

古义:低微而鄙俗 。

今义:今常用义为言语、行为恶劣 。


第的古义

文章插图

7、猥自枉屈(译文:委屈自己)中的猥

古义:辱 。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

今义:今常用义为卑鄙 , 下流 。

8、由是感激(译文:由此使我感动奋发)中的是

古义:此 , 这 。

今义:今常用作判断词 。

9、庶竭驽钝(译文:竭尽我拙劣的能力)中的庶

古义:希望,期望 。

今义:今常用义为众多 。

10、此臣所以报先帝(译文: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中的所以

古义: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其义为:用来…的 。

今义: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械那?

古义:'时'的意思 。

今义: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

1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译文: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中的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

今义:指十分憎恨 。


【第的古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