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新京报专栏


据山西阳高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山西阳高“订婚强奸案”一审宣判 。
经阳高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23年1月30日,被告人席某某与被害人经当地某婚介所介绍认识 , 5月1日双方订立婚约 。5月2日下午,在阳高县某小区的房屋内 , 被告人不顾被害人的反抗 , 强行与被害人发生了性关系,被害人于当晚打电话报警 。
一审法院认为 , 被告人违背被害人意志,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该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构成强奸罪 , 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 。
此次阳高县的官方通告公开、全面,能够有效地回应舆论关切、消除公众质疑,值得肯定 。而此前网络盛传的“骗婚”“以告强奸进行敲诈”“订婚发生关系后第4天,女孩控告强奸”“双方当事人为同居关系”“被害人有过婚姻史”“被害人给婚介所三万元介绍费”等传言,也都得到了官方辟谣 。
不过,在案件早期,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 , 负面舆论近乎一边倒地指向当事女性,也在客观上消除了另一种发声被听见的可能 。如今舆论出现反转,除了“准婚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外,公众也该静下心来思考:该如避免偏听偏信、轻易站队的情况?
单一信源面前莫轻易“站队”
近年来,各类社交平台上大量的“反转新闻”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这些新闻的主题往往基于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且多为负面信息,具有很强的冲突性和争议性,极易牵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群体性的焦虑、愤怒或恐慌,比如性别、分配、官员作风、医疗安全等问题 。
在这些新闻被社交网络炒至高潮的过程中 , 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一方面,大量单一信源的消息并没有得到求证,就已经被不少网民和自媒体当作事实真相传播开来 。
一些无良自媒体甚至擅自变更消息源中的内容 , 或无中生有,或断章取义,或移花接木,用更夸张的标题和语言吸引用户注意力,这也使得本案中“敲诈”“骗婚”一类仿佛亲身经历的生动细节在舆论场中病毒式地扩散 。
另一方面,在事实真相没有搞清之前,一些网民和自媒体带头展开道德审判,让案件中的弱势一方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尽管当时网络上也有对自媒体所描述“事实细节”的理性质疑之声,但它们多被选择性忽视 , 并不能形成舆论声量、有效地传播开来 。
在过度追求“短、平、快”的今天 , 基于情感、偏见这些主观因素形成的立场 , 在一些人那里已经取代了对真相应有的理性判断,成为很多网民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的选择标准 。而在舆情发酵初期 , 由于信息不全面、不对等,网民很容易被单方面的说辞牵着走 , 无形中成为了部分别有用心的自媒体炮制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背后推手 。
“慢”下来是明智选择
当前,网络空间中信息内容泛滥与用户注意力稀缺的矛盾很难调和 。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投身到对公众碎片化注意力的竞争中,争夺关注度,信息发布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也越来越受到挑战 。网络信息的全面、客观、真实性往往难以保障,也加剧了舆论场的割裂与对立 。
这就要求,在人人都可以当“情报员”的当下 , 公众应该在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下提升辨别事实和法律的能力,谨慎表态,慎重发言,不要被单方面的说辞牵着走 。
【“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新京报专栏】在跟进“订婚强奸案”的过程中,如果更多的人采取更审慎的态度,不急于“蹭”着热点发言、表态、站队,网络上的一些冲突和对抗或可避免 。
长期看来,在流量思维的影响下 , 网络信息呈现出的标题党、博眼球、制造噱头的现象很难从源头上根治 。这当然需要监管的强化和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但作为受众 , 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辨识能力和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反转”因子 。
新的舆论热点会不断涌现,像“订婚强奸案”这样的反转新闻也注定会迅速被媒体和公众遗忘 。如果这样的反转,除了浪费了大量注意力、在网络空间搅得一地鸡毛以外,没有给公众留下任何反思,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
撰稿/公羽(传媒学者)
编辑/迟道华
校对/刘越

“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新京报专栏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