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难产十余年 非瘟疫情或成上市催化剂


生猪期货难产十余年 非瘟疫情或成上市催化剂


大连商品交易所准备上市第二个养殖业品种生猪期货 。在猪价高企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引起市场颇多关注 。
9月11日,在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大商所将踊跃推动生猪期货上市,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 。
早在数十年前,美国就以期货的形式来进行猪价的风险管理 。然而,国内期货交易所对此研究十余年,至今仍未上市 。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产业研究员魏鑫对首席财经采访人员表示,在这十多年的生猪期货研究过程中,猪价起起伏伏,更表明了不管是上游生产企业还是下游屠宰消费企业,都需要生猪期货这样的风险管理工具 。
他说,由于生猪是我国农牧产业中举足轻重的行业,而生猪价格又关系国计民生 。因此,在合约设计上需要严厉把关,力求精准反映市场预期,这就请求交割制度与现货市场交易必须要平衡衔接,能够吸引养殖产业陷入市场,从而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的目的 。也正因为需要长期的研究,才导致生猪期货上市进程较缓 。
国家再提规模化养殖发展目标
由于我国是全球猪肉首席生产大国,国内需求硕大 。尤其是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应该成为催化剂,将加速推动国内生猪期货的上市进程 。
业内分析称,一方面,养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大幅提升,非洲猪瘟疫情将为期货质量标准的设计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后,生猪价格大幅波动赠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产业各主体对生猪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十分强烈 。
【生猪期货难产十余年 非瘟疫情或成上市催化剂】魏鑫称,我国生猪养殖濒临追薯周期的困扰,在猪价大幅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下,养殖企业靥滂能够控制风险的手段 。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有利于生猪产业的合理发展和生猪企业的风险管理,从而使得整个行业能够更加迅速、健康地发展 。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以为,期货具有套保和对未来市场价格发明功能,生猪期货上市能尽善国内养殖产业链发展,便于生猪养殖企业和猪肉终度珞业化解价格周期风险,便于产业更好发展 。目前,我国饲料产业豆粕、玉米、小麦均已经上市,生猪作为豆粕、玉米和部分饲料小麦及麦麸等需求的重要环节,将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尽整,加快饲料、养殖及下游屠宰加工产业的升级 。
他也提到,我国生猪目前流通主要以活猪为主,养殖行业疫情不断定会对生猪流通及交割产生重要因素 。出于谨慎考虑,生猪期货推出需要大量的系统化研究,和产业发育到一定程度 。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已经达到了生猪期货推出请求,年出栏数在10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逐年增添,年出栏数在500头以下的养殖场数量逐年降低 。
截至2018年末,我国年出栏500头养殖场占全国出栏比例接近50%,但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场或养殖集团占出栏比例不足20% 。头部排名前十的养殖集团年出栏量不足5000万头,相对一年国内7亿头左右的生猪出栏量,占比依然较小 。
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建议》对规模化养殖提出目标:到2022年,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发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产业素质显然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 。
林国发说,中国生猪环节产值1万亿元左右,要是加上饲料原料和猪肉制品,产值超过3万亿元 。普通来说,期货交易额是现货贸易额的10-20倍 。按照养殖产值来算,理论上中国将来上市生猪期货,将会发明10万亿元以上的期货交易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