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典故出自哪里?大雨滂沱什么意思?


大雨滂沱典故出自哪里?大雨滂沱什么意思?


关羽离开曹操,打算寻找刘备 。一日大雨滂沱,关羽等人来到一庄院借宿,庄内主人名叫郭常 。据说郭常是医生,他得知对方是关羽后,立马摆上羊酒相待 。结果到了晚间,郭常的儿子却带人偷马,结果双方爆发了冲突,此后郭常向关羽求情 。关羽看在老人招待的份上,就饶了他儿子一命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大雨滂沱”,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发生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孙乾和郭常 。原文如下: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遥望山冈边有一所庄院,关公引着车仗,到彼借宿 。庄内一老人出迎 。关公具言来意……郭常陪关公、孙乾于草堂饮酒 。一边烘焙行李,一边喂养马匹 。至黄昏时候,忽见一少年,引数人入庄,径上草堂 。郭常唤曰:“吾儿来拜将军 。”因谓关公曰:“此愚男也 。”关公问何来 。常曰:“射猎方回 。”少年见过关公,即下堂去了 。
常流泪言曰:“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 。是家门不幸也!”关公曰:“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常曰:“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 。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关公亦为叹息 。至更深,郭常辞出 。关公与孙乾方欲就寝,忽闻后院马嘶人叫 。关公急唤从人,却都不应,乃与孙乾提剑往视之 。只见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叫唤,从人正与庄客厮打 。公问其故 。从人曰:“此人来盗赤兔马,被马踢倒 。我等闻叫唤之声,起来巡看,庄客们反来厮闹 。”公怒曰:“鼠贼焉敢盗吾马!”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挂印封金,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 。途中因大雨在一位名叫郭常的人家休息 。随之郭常之子竟然带着几位庄客在夜间盗马 。结果郭常之子被赤兔马踢倒在地,所带庄客与关羽的从人厮打在一起 。关羽正待发作,郭常赶到求情,关羽放过了其子 。谁知等关羽离开郭常家继续赶路时,郭常之子又领着落草的黄巾余部裴元绍前来抢马 。幸好裴元绍久闻关羽大名,下马谢罪,这个小插曲终于结束 。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关羽途中遭遇的大雨天气,叫做“大雨滂沱”,意为雨下得很大 。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篇章 。但看过史料的人也非常清楚,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并非历史的真实 。据《三国志?关羽传》载,当关羽斩杀颜良后,便离开官渡前线前往河北与留别重逢 。曹操得知此事后,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也正因为如此,关羽一路上非常顺利,并未遭到沿途曹军将士的追击,其间自然也并非出现小说中所言的过关斩将之事 。
【大雨滂沱典故出自哪里?大雨滂沱什么意思?】与关羽过关斩将的故事一样,郭常之子盗马的情节自然也是小说家虚构的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以宏大的战争场面及敌我双方之间的斗智最为出色,而像郭常之子盗马这样的小插曲在书中非常罕见 。那么,这个小插曲的出现究竟是何含义呢?清人毛宗岗在此回的夹评中提到:“人情多爱独子,而妇人之情,又每怜不肖之子 。则此子之不肖,未必非怜爱酿成之也 。”这个解读非常有趣,毛宗岗的这番话简而言之就一句话:溺爱必出不孝子 。故此,郭常之子才会作出这种胆大包天、不知死活的事情 。不知各位读者对于这个解读是否赞同,欢迎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