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 )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糟蹋无辜少女玛丝洛娃到无耻地勾搭首席贵族的妻子,聂赫留朵夫这个贵族出身的纨绔子弟身上充满了贵族阶级的罪恶 。
B.玛丝洛娃眼睛发呆的表情是因为当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要跟自己结婚的表白后,再次唤醒了她对肉体和情感遭受践踏的屈辱和恐惧 。
C.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是“一百卢布”,这既有她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也是职业性的表达 。
D.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看到的多是“半旧的”引枕、坐褥、椅袱等,这和那些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更能显示贾府的贵族之气 。
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昨天与今天,两种不同感觉的鲜明对比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
B.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 。
C.王夫人让座时再四携黛玉上炕,黛玉再三推让的描写,表现出林黛玉进贾府后,“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这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有关 。
D.“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为下文《西江月》词写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打了伏笔 。
8.选文二是聂赫留朵夫再次去监狱探访玛丝洛娃时,与她的对话,试结合文本材料简述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9.三节选文在表现男主人公人物形象时写法各有不同,试结合文本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6.C(这里提到的“价钱”只是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激烈控诉,与职业无关)
7.A(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聂赫留朵夫意识到的并不是阶级地位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苦难,而是他身上的丑陋与罪恶)
8.(1)对话开始玛斯洛娃的心理是平静淡然的 。(2)当聂赫留多夫说要和自己结婚时,她开始变得警惕而充满恐惧 。(3)当被聂赫留多夫误解时,玛丝洛娃以讥讽与嘲笑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痛苦和悲愤情感 。(4)最后是彻底地控诉与痛斥 。揭穿了聂赫留多夫利的自私与卑劣 。(每点1分,共4分)
9. 选文一主要是心理描写,正面刻画男主人公进行救赎与自我救赎的心灵挣扎与变化过程;(2分)选文二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正面刻画聂赫留多夫迫切自我救赎的心理;又从玛丝洛娃的角度侧面揭示了他的虚伪与自私;(2分)选文三通过语言描写与对黛玉的心理刻画侧面表现出贾宝玉鄙弃功名、顽劣异常、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 。(2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