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嘉祐四年(1059年),当时还没有多大名望的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了一篇万言书 。
这篇万言书后来被称为《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
“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的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分析了当时北宋的形势,明确表达了要革新变法的主张 。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王安石像
文章写的极好,梁启超直接称之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 。
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大宋君臣对改革讳莫如深,王安石的这篇万言书并未得到仁宗和宰执大臣们的重视,但是他改革愿望和胆识,为他赢得了极高声誉 。
不久王安石又写了两首诗,轰动了大宋文坛 。
这两首诗其实是一组诗,名为《明妃曲》 。
《明妃曲》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
《明妃曲》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昭君出塞图
昭君出塞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千百年来也是文人骚客吟咏的重要题材 。
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则被奉为历代诗、词、曲中歌咏王昭君的最上乘之作 。
前代吟诵王昭君故事,主题多是“悲怨”二字,王安石的《明妃曲》之所以被奉为千古咏昭君诗第一,最重要的在于它的立意新颖,摆脱“悲怨”窠臼,“出前人所未道 。”
如第一首中的“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说王昭君的美貌是丹青画不出来的,毛延寿被杀实在太冤枉 。
又如“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抛开民族问题,谈人生失意问题 。
对于自己的这两首诗,王安石自己也是极其得意的,他曾说:
“吾《庐山高》今人莫能为,唯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太白不能为,唯杜子美能之;至于前篇,则子美亦不能为,唯我能之也 。”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王安石像
就如王安石自得的那样,《明妃曲》问世之后,引发巨大热议,“一时和者甚众”,可以说上了大宋诗坛热搜榜 。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刘敞等都写过相关和诗,成为当时诗坛盛举 。
王安石的诗对汉元帝的批评是比较委婉的,其他人的就直接多了 。
如司马光《和王介甫明妃曲》是这样的: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折橐驼 。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 。
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 。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
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 。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 。
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 。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 。
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 。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
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 。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