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名词解释 书目答问略例全文( 二 )


第三,张之洞手订教条(包括《尊经书院记》《輶轩语》《书目答问》),“略如诂经精舍、学海堂规模” 。这是讲张之洞在学政任上的所作所为,皆以清朝名臣阮元为楷模,处处效法他的政绩 。例如,阮元创建诂经精舍、学海堂,张就仿效创建尊经书院;阮元撰《诂经精舍记》当作学规,张也撰《尊经书院记》当作学规;甚至有人认为《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也是仿效阮元任山东学政时刊刻的《经籍举要》 。以上这些都说明张之洞的兴学举措大体出于为政、为官的需要,并不纯粹出于学术的目的 。
综上所述,《书目答问》本质上是清代官师同课、政(治)教(育)合一的书院教育制度的产物,它和《輶轩语》的编撰意图一样,都是遵奉上谕行使学政应尽的职责,而且这些职责都有前辈名臣的先例可循,并非张之洞的创举 。
关于《书目答问》的著作权纠纷,近百年来聚讼纷纭,几乎成为学界的一桩世纪疑案 。陈垣、柴德赓、朱维铮等学术名家均对此书的作者问题进行过辨析,但终究莫衷一是 。事实上,前人对《书目答问》著作权的考证,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区,即纠缠于此书作者到底是谁 。其实,无论考证出此书是张之洞自编的,还是出自缪荃孙或其他人之手,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不管谁编撰了《书目答问》,在当时的条件下,必有参考的蓝本 。找到这个蓝本,著作权的纷争就能迎刃而解 。
让我们回到《书目答问》的诞生地———四川省城尊经书院,它位于僻处西南一隅的四川成都,远离当时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而且书院刚刚草创,书籍资料匮乏 。按张之洞自己的说法:“京师藏书,未在行箧,蜀中无从借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编撰一份分门别类开列了约2500种图书及其版本的长长的书单,谈何容易?更何况“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时所未有进十之三四 。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在无从借书的蜀中,这如何能办到?所以,唯有求助于“前辈通人考求定者” 。
据苏州图书馆藏无名氏《莫邵亭手钞知见书目》抄本封面题识:
此目录乃钞莫邵亭先生手钞本 。标记半用邵位西所见经籍笔记,又汪铁樵朱笔于邵本勘注,并增入邵亭所见所知 。惜仅有经史而无子集,倘他日补钞完全,亦一快事 。所见张香涛学使新撰《书目答问》,即以此书为蓝本 。
其实关于《书目答问》以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为蓝本一事,当年尊经书院的院生就有知道底细者 。例如,廖平、杨锐是第一批入尊经书院肄业的学生,而且成绩优异,深得张之洞器重,名列“尊经五少年” 。吴虞《爱智庐随笔》记录了与廖平的一次谈话,其中就提到:“《书目答问》为莫子偲底本,或言谬(缪)小珊也 。”此处的“或言”指杨锐,《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条曰:“华阳杨叔翘(峤)锐曰:此目出江阴缪小山荃荪之手,实非之洞之书 。”
所谓“莫子偲底本”就是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以下简称《郘亭书目》)的钞本 。由于此书刊行于宣统元年(1909),距莫友芝去世已近四十年,其间仅有钞本流传 。据《莫友芝年谱长编》,莫友芝与张之洞初识于咸丰九年(1859),当时二人同在京师,私交甚笃 。该年岁末,莫友芝离京,张之洞有《送莫子偲游赵州赴陈刺史钟祥之招》一首送别 。同治六年(1867)十月,莫与张偕行至无锡,作竟日之谈,离别时互有馈赠 。同治八年(1869)二月莫对张又有书信馈赠 。是年十一月,二人有书信往来 。《郘亭书目》的钞本极有可能是张之洞在与莫友芝交往中得到的 。而且,莫友芝比张之洞年长26岁,与《书目答问略例》中提到的那位“前辈通人”吻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