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君寄语:
拖延使我们呆在自己的舒适区 , 可以暂时躲避内心的痛苦和恐惧 , 而不需要去面对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你还在拖延么?
你曾经做事拖延过吗?相信很多人都会表示自己有过拖延经历 , 拖延期间会感到十分焦虑 , 在做与不做之间反复纠结 , 但下一次又是如此 , 明知是恶性循环却难以挣脱 。
拖延在心理学范畴指的是人们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 , 也就是人们明知道可能出现负面结果 , 却仍然选择暂时逃避 。这也是人们口中所俗称的“拖延症” 。调查发现 , 超过20%的美国成年人可能是长期拖延者 , 而这比例在学生群体中则更高 , 约有80%-90%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问题 , 其中50%的人认为长期拖延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
值得庆幸的是 , “拖延症”并不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 。很多人会认为 , 习惯性的拖延是因为懒惰和缺乏时间管理能力 。但是影响习惯性拖延的因素 , 并不是这么简单 , 它可能源于更深层、更复杂的心理因素 。
影响人们拖延的因素都有什么呢?
1.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自信
对成功的期待很高 , 但对达到目标信心不足的人 , 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一次性完成任务 , 不自觉会给自己过高的压力 。然而 , 高压下的自己却难以开始行动 , 会觉得自己做好万全准备再去开始才是“省时省力” , 于是给自己产生拖延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
2.对待完成的任务有反感情绪
设想一下 , 我们被别人催促着去完成一件事是什么感觉?人们对于某个任务是否感到厌烦 , 其实与任务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 而是我们把内心的焦虑、恐惧情绪与任务联系到了一起 , 在这样的消极情绪下 , 促使我们本能地想躲避、回避它 。
3.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
面对过于理想的目标 , 人们会给自己构建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 但又不知道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实现 , 也不清楚现在做事的意义是什么 , 进而导致自身的迷茫、对自己行动产生质疑 。例如 , 小A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 , 给自己定下瘦10斤的目标 , 然而想要立刻瘦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小A一直焦虑什么时候能瘦下来 , 但是小A一旦饿了就不顾一切地想着吃饱再说 , 然而吃完后又负罪感满满 , 于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 身材管理的计划就一直搁浅了 。
4.注意力容易分散
对于当下网络信息庞杂的时代 , 有太多事情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 如游戏、短视频、电视剧、新消息等等 。尽管注意力分散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 , 但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却是加倍的后悔与焦虑 。
推荐阅读
- “献血老熟人”,可以简化流程吗?
- 和大家说下无花果怎么养
- 对于50岁的女性来说可以吃什么补品
- 手机发烫的原因
- 心理测量全国招生 |【测量】心理测量师线上/线下同步招生
- 这是什么神仙素材!看了控制不住...【268期】
- ?第1655期?【吟冬一暖】相处不累
- 去市场买菜怎么保证不被感染呢
- 养肝护肝的茶有哪些
- 什么是囊性乳腺增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