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蒲公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我国分布广、种类多、产量大 。蒲公英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在古代蒲公英被贫穷人家当做野生蔬菜和草药使用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仅从药用价值上来讲:现代工艺蒲公英提取物>新鲜蒲公英>干蒲公英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多数省份都有分布,是我国常见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药 。蒲公英作为中药始载于《唐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中均有收录和记载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 。归肝、胃经 。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能 。《本草新编》谓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 。并被少数民族应用,记载于少数民族的典籍中,如被作为藏药、蒙药、苗药、彝药、傈僳药、傣药、土家药使用,在这些少数民族的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螺旋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运用复方蒲公英注射液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2.抗炎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蒲公英对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
3.利肝保胆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可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的水平,促进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好转,进而对肝功能的恢复大有益处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故可保肝 。
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
4.利尿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蒲公英对治疗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和水肿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利尿作用与蒲公英含有大量的钾有关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适用多饮蒲公英茶 。
5.抗氧化作用
蒲公英根的水提取物可以提高抗氧化点位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保护由乙醇所引起的肝毒性反应 。蒲公英根的20%乙醇提取液能活化肝星状细胞,增强肝细胞再生能力,从而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起到治疗作用 。蒲公英叶和根的水提冻干物的供氢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根提取物相比,叶提取物是更有效的供氢体、还原剂和过氧化氢的清除剂,与其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有关 。
6.抗肿瘤作用
蒲公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类似于抗癌多糖类如香菇多糖的作用机制 。蒲公英根有抗致癌作用,经实验研究发现,蒲公英根中的抗致癌成分主要为:蒲公英甾醇及蒲公英赛醇 。
7.抗血栓作用
糖尿病因其引起血栓和缺血会导致许多血管疾病 。蒲公英的乙醇提取物用来考察对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其对ADP诱导的的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8.其他作用
蒲公英还具有胃肠保护作用,修复胃粘膜损伤、促进肠胃蠕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胃脘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