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之竹出自《题画竹》,清郑板桥用语 。喻指画家对审美对象(竹)的感受与自己审美意识熔铸结合而形成的审美意象 。它是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中间阶段 。
《题画竹》原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郑板桥胸中之竹的故事,郑板桥的胸中之竹是怎么来的?】“款题图画,始自苏(轼)米(芾),至元明而遂多 。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清方薰《山静居论画》)板桥题画之作,自出机杼,大都合于这一审美要求 。
“眼中之竹”者,为竹的自然形态 。“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 。从前者转向后者,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与人的审美能力相应,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质,让它处于一种能高度发挥上述素质的时间、空间环境就易于唤起或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昔人谓之“待境而生”,板桥称之为“得时得笔之候” 。譬如其地为“江馆”,其时为“清秋”之“晨”,其情状为:“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合之就构成了这样的“境” 。正是此“境”,使得(甚至迫使)艺术家“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此“境”,自然对象宜于“入画”的最佳情态,往往有如“兔起码鹘落,少纵则逝” 。此即宋代文与可所谓“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其二,板桥又称自己“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板桥题画竹》) 。此则以“写意”为主,胸中虽无成竹,而平昔对竹的审美观照之极其深厚的积储,此时亦奔赴而来,所谓“信手拈来都是竹,乱叶交枝戛寒玉”(板桥《题画竹》) 。这样,“胸中之竹”可以“待境而生”(有成竹),也可“写意”而生(无成竹) 。一般讲,前者境多于意,后者意余于境 。二者都是“眼中之竹”的审美意象化或者升华,又都还处在一种渗透着画家“自我”的生育过程中,故曰:“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 。”何以生此“变相”?因为:一、将朦胧的“胸中之竹”凝定下来,成为可供观照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是异常艰难的一步 。艺术家的“心”、“手”总是不全相应 。昔人论画:“悟得十分,苟能证得三分,便是快事 。”(清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上)此就“手”不逮“心”,亦如“文不逮意”而言 。“悟”十“证”三,可知其“相”之“变” 。二、此时画家创造性的想象仍在继续进行,在笔墨运行中,也有可能出现一种“手”突过“心”的现象 。如板桥自云:“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 。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题画竹》)此处“不执己见”,即就不拘守“胸中之竹”而言 。而从“活”——“神理具足”看,“变相”实意味着“ 。
推荐阅读
- 难得糊涂是怎么来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
- 郑板桥有哪些轶事故事?郑板桥轶事典故五则
- 扬州八怪郑板桥个人简介事迹,扬州八怪郑板桥怪在何处?
- 郑板桥最擅长画什么,郑板桥画竹的故事,郑板桥画竹作品
- 郑板桥开仓济民故事,郑板桥生平简介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