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 三国里面为什么只有曹操的诗被广为流传呢( 二 )


在他的诗歌里 , 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也进行了精密设计 。如《度关山》一诗:“天地间 , 人为贵 。立君牧民 , 为之规则 。车辙马迹 , 经纬四极 。黜陟庸劣 , 黎庶繁息 。于铄圣贤 , 总统邦域” , 他认为民是重要的 , 但也需要明君管理 , 更需要社会制度和法律来约束 。他要像古代明君那样 , 巡行四海 , 罢黜庸劣 , 任用贤能 , 使生民繁息 , 使天下国家一统 。这不仅是对一种开明政治制度的美好向往 , 也是曹操治乱兴国的指导思想 , 更是他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
“路无抬遗之私”、“囹圄空虚 , 冬节不断” , 曹操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一副动人的美好图景 。这在当时的动乱时期 , 在汉末社会大破败的现实背景下 , 对广大人民来说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 , 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 。
在人才选拔的策略上 , 他主张“唯才是举” , 打破土族豪门的小圈子 ,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他颁发了不少的法令 , 光是求贤令就有210年的《求贤令》、214年的《敕有司取土勿废偏短令》、217年的《举贤勿拘品行令》三部 。其中210年的《求贤令》最为有名 ,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 , 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 , 曾不出闾巷 , 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 。
建安五年 , 官渡之战大捷后 , 他一举打败最大的对手袁氏集团 。202年5月 , 袁绍病死于邺城 。204年2月 , 曹操出兵直捣邺城 , 并打败袁尚的援兵 , 这一年他已50岁 , 在巡视邺城时 , 写下《却东西门行》;206年 , 曹操西征高干 , 行军途中 , 写下了《苦寒行》 。这两首诗是曹操军旅征戍之作的典型代表 。其中《苦寒行》写道“北上太行山 , 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 , 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 , 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 , 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 , 雪落何霏霏” 。冬天、行军太行山、羊肠小路、北风落雪、虎豹熊罴 , 写极行军路上之艰苦 。接下来“行行日已远 , 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 , 斧冰持做糜” 。夜幕陶临 , 人饥马渴、疲惫不堪之际 , 寻找柴草、凿冰做饭、野外露营何等艰辛 。诗人不禁感慨“我心何怫郁 , 思欲—东归” , 末尾“悲彼东山诗 , 悠悠令我哀”(《诗经·东山》 , 进一步加强了诗篇的悲凉色彩;同时又以周公东征的胜利来暗示或祝愿此次北代能大获全胜 , 使悲凉的诗歌中似乎透露出一线亮色 。此诗感隋直露 , 富有感染力 , 是“吟咏性情”的建安诗风的具体表现 。
总之 , 曹操诗文都是紧扣着个人的身世 , 经历和体验来反映他的时代 。大都写出实境实情 , 具有很高的真实性 。读曹操的诗文就宛如读了一部简明的汉末史 , 兴旺大事 , 历历在目 。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 , 从而具体地感受到时代脉搏和心声 。也为我们直接提供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的若干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以及人生态度等各方面的资料 , 让我们远隔千年时空 , 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曹操一世英雄的才干与魄力 , 栩栩如生地感受到曹操热血男儿的真情与气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