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由来 , 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它开始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 早在春秋时代 , 帝王就开始于这一天祭月、拜月了 。 后来 , 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竞相仿效 , 逐渐传到民间 。 二是中秋节的来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 八月中秋 , 农作物和各种果品相继成熟 , 农民为了庆祝丰收 , 表达欢乐的心情 , 就把“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 “中秋”即秋天中间的意思 ,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 , 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 所以人们就把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五 。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民间流传最多的是嫦娥恨丈夫后羿薄情 , 偷吃了她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药 , 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 , 在月上筑室为宫 , 成为月宫之神;后羿十分后悔 , 年年的八月十五夜 , 望月设供 , 祈求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圆 , 因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风俗 。
中秋节习俗祭月 。 设大香案 , 摆放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须有的 。 西瓜要切成莲花状 。 在月下 , 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位 , 红烛高照 , 全家人一一拜祭月亮 , 随后由当家主妇切开月饼 。 切的人要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 , 在家的 , 在外地的 , 都要算上 ,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 大小要一致 。 如果家里有孕妇 , 还要多切出一份 。
拜月 。 并非指祭月时的拜月 。 这种习俗源自北宋京师 。 当夜 , 全城人家 , 不论男女老少 , 都要穿上成人的服装 , 盛谷物 , 插香 , 焚香 , 拜月说出心愿 , 祈求月亮神的保护 。 传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 , 幼年时曾虔诚拜月 , 长大后 , 以超众品德人宫 , 但没被宠幸 。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 , 天子在月下见到她 , 感觉她美貌出众 , 后立她为皇后 。 中秋拜月之俗由此而来 。 因为月中嫦娥 , 以美貌闻名 ,  。 因此少女拜月 , 愿“貌似嫦娥 , 面如皓月" 。
赏月 。 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极盛行 , 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 。 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活动颇具规模 。 每逢中秋月亮升起 , 将月饼、石榴、枣等瓜果供在桌案上 。 拜月后 , 全家人围坐 , 边吃边谈 , 共同赏月 。 现在 , 传统的祭月拜月活动已被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代替 。
走月亮 。 从前 , 江苏地区的中秋夜 , 妇女们多外出游玩 , 或相互拜访 , 或结伴去佛寺尼庵 , 或举办盛大的文艺活动 , 甚至玩到鸡鸣方结束 。
【中秋节的由来?】这一习俗当地叫做“走月亮” 。 上海的习俗与江苏类似 , 只是中秋夜妇女外出游玩必须要过至少三座桥 , 因而也叫做“走三桥” 。
吃月饼 。 我国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惯 , 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 , 中秋月饼香又甜 。 "月饼表示团圆 , 最初是用来供奉月神的祭品 。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 是从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 当时 , 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 纷纷起义 。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 但朝廷官兵盘查得十分严密 , 传递消息十分艰难 。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 , 命令下属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面 ,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响应起义 。 到了起义那天 , 各路义军纷纷响应 , 如星火燎原一般 。 很快 , 徐达便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