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工作总结( 三 )


三、成果交流 , 深化提高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学生提出了问题 , 也探究了问题的答案 , 课堂上教师再导什么呢?那就是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 共享获得成果的喜悦 。 人们都十分清楚 , 一旦自己解决了某个难题 , 或者某项试验取得了成功 , 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 学生也不例外 。 我们让学生把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 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继续深化 , 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根本途径 , 是学生自我风采的展示 , 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 我们狠抓这一导学环节 ,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 激发学习兴趣 , 增添主动学习能够获得许多知识的信心 ,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而具有意义的事 。
“二个人一人一个苹果 , 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 , 而二个人一人一个思想交流后 , 就可以获得两个思想” , 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 。 因此 , 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十分重要 。 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 , 加强交流 , 增进友情 ,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 , 对照他人寻求的问题答案 , 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 促使自己再次探究学习 , 深化提高 , 寻找出全面而又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 课堂教学如此引导 , 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 开发了智力 , 培养了能力 。
四、创设情景 , 促进成功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 , 学会生活 , 学会做人 , 学会做事 , 学会共处 , 学会生存 。 学习是为了生活 , 生活是为了生存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导学”就是非常重要的 , “课堂导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和实践 。 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学过程中 , 特别注重创设情景 , 让学生“身临其境” , 体验
感受 , 辨别善恶 , 识别美丑 , 分清是非 ,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中学生 。 比如 , 我们在执教《礼仪美化生活》一课时 , 就把教材《爸爸的生日》这则辅助材料 , 将学生分成几组 , 一些同学演“爸爸” , 一些同学演“女儿” 。 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充分感受到浓浓的父女情谊 , 女儿为有一个勤劳而艰苦奋斗的爸爸而流泪 , 爸爸则为有一个懂事又孝敬父母的女儿而流泪 。 通过这样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社会家庭生活的真、善、美 , 陶冶了情操 , 锤炼了人格 , 悟到了人生真啼 。 学生明白了父母为教育抚养子女操心劳累 , 压力重重 , 千辛万苦;子女必须孝敬长辈 , 分担父母的压力 , 努力学习 , 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 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 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 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 ,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有利于今后人生事业的成功 。
总之 , 思想品德课堂导学的基本步骤是:自由论坛 , 激发兴趣是前提;自设问题 , 学习探究是关键;成果交流 , 深化提高是核心;创设情景 , 促进成功是目的 。 课堂导学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 要根据具体的导这对象确定其具体的方法 , 教学本来就“教无定法” 。 这里 , 我们所谈到的只是新课程改革导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 还须在今后的新课改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提高 。
—七年级思想品德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7)班思想品德课 , 教学任务现已完成 , 教学效果有待期末考试的检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