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混凝土验收规范目前最新版本为GB50204-2015, 已经于2015年9月1日开始实施 。
2、本规范共分10章、6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 主要脉络与上一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没有太大区别 。
3、新版本修订内容:
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与GB50300-2013的修订相符, GB50300-2013关于验收的相关规定上改动量较大); (新规范第3章)
2)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 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3)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新规范3.0.8)
4)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 ;(新规范4.1.1)
5)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6)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新规范5.2.2)
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新规范6.2.4)
8)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老规范7.3)
9)完善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规定;
10)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要求;
11)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中增加了回弹-取芯法;
12)规定了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规定(新规范3.0.7) 。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初定结构方案, 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 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 布置梁, 板, 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 并在PKPM中试算, 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 出初步设计图纸 。
3、做施工图设计, 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 在PKPM中建模型, 布置梁板柱, 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
4、个别地方需要手算, 比如说悬挑檐口, 悬挑雨篷, 女儿墙, 挡土墙或者个别的 。
5、一般来说, 梁高的经验取值为跨度的1/12, 单项板板厚为跨度的1/30 。
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 根据结构受力特点, 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筒中筒剪力墙结构)等 。
混合结构主要是墙体承重, 由于取材方便, 造价低, 施工方便, 我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民用建筑中, 但砌体结构承载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 一般用于7层及7层以下的建筑 。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墙体起维护作用, 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 且平面布置灵活 。
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 但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 构件截面面积和钢筋用量增多, 侧向刚度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不宜用于过高的建筑 。
现浇框架结构适用最大高度见表1—1 。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 既能满足平面布置灵活, 又能满足结构抗侧力要求, 一般常用于10~25层的建筑中 。
剪力墙结构是依靠剪力墙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 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常用于20~50层的高层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