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平原 经济发达的华北平原

平原是指地面较为平坦且起伏坡度小、面积较为宽广的一种地貌形态 。平原土壤肥沃,便于耕种,气温湿润,便于居住,地址平坦,便于交通,平原可谓是一个好福地 。那么,现在就让城市文化带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十大平原的风采吧 。
简介
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 。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 。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 。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 。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 。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 。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 。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 。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在黄河冲积扇前缘与鲁西南山地之间分布 。
地貌特征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 。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 。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冲积而成 。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 。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 。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 。自西向东微斜 。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积厚度1500~5000米左右 。平原多低洼地、湖沼 。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 。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 。1949年后进行了改造治理 。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
形成过程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 。
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 。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 。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 。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