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作文指导

1、记实与想象并举
在整个三年级习作内容的编排上 , 记实作文占较大的比重 。 如 , 三年级上册有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 写身边熟悉的人 , 写观察日记 , 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 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 这样的编排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 , 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 。
此外 , 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想象作文在实验教科书中也有相当篇幅 。 如 , 三年级上册有编童话故事 。 从低年级乐于写话到中高年级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 实验教科书对三年级习作内容的安排 , 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实际 , 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有机联系 , 而且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 。
2、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
一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 。
与低年级写话的思想一脉相承 , 三年级习作的安排重视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 语文园地一、三、四、六 , 都是将口语交际安排在最前面 , 习作紧跟其后 , 内容一致 。 如 , 语文园地一 , 习作导语是这样说的:在口语交际里 , 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 ,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 。 又如 , 语文园地六 ,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 ,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介绍的去过的地方写下来 。 实验教科书将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 , 先说后写 , 既加强了口头、书面语言的训练 , 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
二是结合阅读 , 安排随文练笔 。
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 , 教科书重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 ,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 , 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 , 丰富自己的表达 。 如 , 在《小摄影师》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 。 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 , 学生有话可说 。
三是结合综合性学习 , 提供习作机会 。
长期以来 , 困扰学生习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真实感受 , 内容空洞 。 要解决这个问题 , 习作的设计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 , 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去体验、感受 , 然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 。 如:语文园地五的习作内容与综合性学习密切关联 。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 , 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 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 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
3、习作不定题目
课程标准在习作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自由表达” 。 鼓励“自由表达” , 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束缚 , 开阔学生习作的思路 。 实验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留有较大空间 , 不规定题目 , 题目一般由学生自己拟定 , 大多只提出大致的内容和范围 ,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 。 如 , 语文园地一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 教科书提供的范围是“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 , 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 ”此外 , 书中都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自由习作 , 完全放开 ,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 放手让学生“我手写我口 , 我手写我心” 。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
4、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
实验教科书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 , 编排中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 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 , 让大家欣赏”“写完后 , 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 , 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 是生活的需要 , 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任务 。 与此同时 , 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 , 也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