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冒失惹的祸作文

都是冒失惹的祸初二作文
祸从口出:那是一个周一的清晨 , 和往常一样 , 我早早地来到学校 , 教室里秩序井然 , 收本子的 , 晨读的 , 值日的 , 都各就各位 。 正在我为自己的班级管理成效自鸣得意的时候 , 学生小Z径直走到我跟前 , 怒气冲冲地问道:“你昨晚打电话给我爸爸 , 什么意思?”“怎么了?”我一头雾水 , 脑子里迅速搜索昨晚和他家长的通话内容 。 不过是交流了一下小Z最近的表现而已 , 由于知道他火暴的脾气 , 电话中的措辞我还特别加以注意的 , 而且还是先表扬再指出存在问题的 , 应该没什么不对啊 。 忽然注意到 , 小Z的眼角边上有些淤青 , 才觉事态严重 , 难道……?“爸爸打你了?” “我没去网吧 , 你为什么要冤枉我?” 面对他的质问 , 我忙为自己解释 , “我只是说 , 你可能去了网吧 。 ”我把“可能”两字加以了强调 , “可你这样乱说会害惨我的 , 我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相信我 , 就相信你 , 你知不知道?”他的音量明显提高了 , 目光中搀杂着不满和委屈 , 脸涨得通红 , 眼泪也滚了下来 。
小Z在小学里就是个网络游戏迷 , 常常瞒着父母出入网吧 , 打坏了眼睛 , 懈怠了学习 , 成绩一落千丈 。 因此爸爸对网吧深恶痛绝 , 只要得知孩子去了那里 , 他必严肃处理 。 昨晚通话时 , 他的爸爸又提到 , 小Z周日下午没在家 , 问他去哪里 , 说是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了 , 是有一个同学打电话临时约他出去的 。 由于事情的发生并不那么顺理成章 , 爸爸就心存怀疑 。 当时因为事情发生的时间、操作的过程 , 都和班里另外两名借口出去打游戏的同学一样 , (另两名同学已证实 , 确实去了网吧) , 外加这小家伙平时犯了错 , 总要替自己狡辩 , 我就凭借对他的了解 , 凭借数学老师擅长的逻辑推理 , 想当然地得到结论 , 他绝不可能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 , 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去了网吧 。 由于当时没有经过调查 , 我还给自己留了后路 , 婉转地对他爸爸说 , “估计他也去了网吧 , 你们问问他 。 ”没想到还是祸从口出 , 惹来了这一事端 。 此时面对小Z又急又气的样子 , 置于周围同学诧异的目光中 , 放不下教师架子的我 , 顿陷尴尬 。 好在早自修的铃声响得及时 , 我对小Z说了句“是不是真的去了 , 等杨老师调查了再说 , 我尊重事实 , 你先回到座位上 。 ”
接下去的事情 , 便是调查取证 , 结果有些出乎预料 , 小Z既没去网吧 , 也没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 , 而是被同学约去打篮球了 。 后续的事情 , 便是我向家长说明 , 向孩子解释 , 从中进行调解 。 尽管孩子最终得以澄清 , 也很快恢复了以前的快乐 , 但他眼角的淤青 , 却始终让我感觉愧疚 。
反思整个事件 , 孩子的挨打虽然和父母暴躁的脾气有一定的关系 , 但我说话的冒失是直接的导火线 。 有时好心也会办坏事 , 明明想通过家校合作 , 形成合力 , 更好地开展孩子的`教育工作 , 却把事情越弄越糟 , 影响了父子关系 , 也恶化了师生关系 , 反而给教育增加了难度 。 然而俗话说 , 有得必有失 , 从中我也得到了一点启示:
1、事情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 , 千万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上述案例中 , 由于家长本来就对孩子心存怀疑 , 对老师相对比较信任 , 再加上老师的估计 , 即便是猜测推断的事情 , 也就很自然成了事实 , 孩子的辩解也就成了狡辩 , 于是冤假错案就容易产生 。 退一步 , 即便是在得到证实的情况下 , 老师也最好先和学生作好沟通 , 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前提下 , 再与家长交流 , 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