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作文

我的伯父初二作文
“人到六十三 , 好比破船下陡滩 , 好比豆腐作船底 , 好比灯草作船杆” 。 这是伯父的口头禅 , 因为伯父今年六十三岁了 , 瘦小的个子 , 乌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 一头虽不花白的头发却非常蓬乱 , 一眼就可以看出那是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 。
伯父有两个坏脾气 , 一个就是爱喝醉酒 , 一旦喝醉了酒 , 通常要找人骂 。 而且一骂就是一整夜 , 尽管人家被骂的人早已经熟睡了 , 他还精神百倍;另一个坏脾气就是喜欢在院子里或家中唱“那摩菩萨” 。 这曲调是不吉利的 , 一般是家里死了人 , 请来道士做法式才唱的` 。 其实伯父对“那摩菩萨”也并不熟悉 , 只不过有时候村子里死了人 , 他特爱凑热闹 , 帮道士们做点自己会做的 , 从中拣到了不多的几句 , 然后带回来 , 再自己瞎编一通 。 一唱有时也是至少半夜 , 而且不分时间和场合 , 尽管是大年初一 , 也要哼上一段 。 由于这些 , 院子里的人不大重视伯父 , 就连晚辈们也是大名小姓地称呼他 , 他也习惯了 , 答应得也非常响快 。
听奶奶说 , 伯父小时候读书爱逃学 , 坚持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终于辍学了 , 爷爷奶奶也没在意 , 因为那时候 , 爷爷奶奶根本没想到家里出什么读书人 , 更没想到出什么当官的 , 也就将就着让伯父在家里闲着 , 这一闲就是几十年 , 因此 , 伯父没有什么书识 。 因为没文化 , 对一些新鲜事物了解得不够 , 特别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的名称通常是记个模棱两可 , 比如把“彩色电视”说成“彩皮电视”之类的是司空见惯的事 。 一年秋收 , 家里请了几个活路(我们这里把从村子里请来干活的人称为活路) , 我们这里请活路干农活是不兴开钱的 , 但生活一定要开好 , 鸡鸭鱼不说 , 酒肉一类的不可少 , 于是爷爷便安排伯父去供销社买几瓶麦精啤露 , 伯父老早赶到供销社 , 等了一大半天才开门 , 那时是没有个体经营的 , 所以 , 就连供销社的售货员也不缺几分傲气 。 伯父进了店里 , 只见售货小姐扭着屁股又回到了里屋 , 猜想那是进去洗刷 , 好一半天 , 售货员手拿一本连坏画走了出来 , 一屁股坐在柜台前的椅子上 , 津津乐道地看起了连坏画 , 好像根本没发觉伯父似的 。 好不容易 , 伯父请动了她 , 只见她泛白着眼 ,
“你要买哪样?这么早 , 人家不睡觉啦!真烦人” 。
“我买北京铁路” 。 伯父急忙应道 。
“你去买天津铁路吧......” 。 售货员小姐冲着伯父嚷了一阵 , 然后再也不理会伯父了 。
伯父灰溜溜地回到家里 , 被爷爷责骂了一顿 , 几个活路也因为伯父把“麦精啤露”记成了“北京铁路”也没饱到口福 。
【我的伯父作文】 从此 , 伯父也就很少和新鲜东西打交道了 , 每次上街 , 有两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记错的 , 那就是酒和油香粑 。 伯父上街比任何人都回来得早 , 因为上街不到半时就大醉了 , 然后在街口买上一串油香粑就回家 , 酒自然是自己喝的 , 而油香粑不是自己吃 , 无论怎样醉 , 油香粑是不会忘记买的 , 买了也从没丢过 , 原因很简单 , 那是带回家给我的奶奶吃的 , 奶奶早年多病 , 身体不好 , 不曾经常上街 。 吃油香粑是奶奶的饮食最爱 , 奶奶每次吃到伯父买回的油香粑总是赞不绝口 , 内容大抵都是做得香呀!做得软和呀之类的 , 伯父为了让奶奶吃到香而酥软的油香粑 , 他每次上街都在同一个人那里买 , 据说那是一位老太太 。 后来 , 当老太太得知伯父买油香粑回家是给老母吃 , 那老太太还优惠了很多 , 每次都要多串一两个 , 嘴里还不停地夸赞伯父有孝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