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家写作指导( 二 )


[考试分数]
1.“欲扬先抑” , 可以写人 , 写事 , 只要运用得当 。
2.从整体上看 , 要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 , 不能等量齐观 , 要重“扬”轻“抑” 。
3.“压制”和“促进”形成鲜明对比 , 只有对比强烈 , 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范文的例子和技巧:
渡船上的老哑巴
蜿蜒在群山中的河流是城镇的命脉 , 也是城镇人民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 。 这艘船在沧桑中显得简单 , 是镇上唯一的交通工具 。 正是因为有了河和船 , 才有了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 蓬乱的头发 , 没有神的小眼睛 , 扁平的鼻子 , 不成比例地长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真的很丑 , 因为他天生不会说话 , 人们称他为“老哑巴” 。
不知道什么时候 , 老哑巴成了镇上唯一的摆渡人 。 他默默的拿着很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杆子 , 每天在风雨中走 , 一个个欢迎镇上的乡亲 , 没有间断 。 古老的渡船上长满了无名的野花 , 到处都是他蹒跚的脚印 。 老哑巴的工作没有报酬 , 他也从来不要求什么 。 人们说他“笨” 。 那天 , 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 , 老哑巴独自坐在野花里 , 凝望着天空 。 “老哑巴!航海!”村民们大喊一声 , 嘴里回答“啊啊” 。 他解开绳子 , 利索地打开了船 。 船走得很慢 , 两边的芦苇和马尾草在微风中摇晃 。 为了不目睹老哑巴的老脸 , 我在船尾坐下 , 安静地玩水 。 没想到新买的拖鞋不小心掉到河里了 , 我急着喊 , 因为早上妈妈买的 , 丢了会被骂 。 运气好的时候 , 老哑巴跳进了河里 。 过了一会儿 , 拖鞋扔进了我手里 。 我激动得哭了 。 我甚至说了句:“谢谢你 , 老哑巴!”村民们笑得前仰后合 , 让我相当尴尬 。
今年春天 , 我又来到了小山村 , 但没有老人的影子 。 几天后 , 我从村民那里听到了一个关于老人的离奇故事 。 当聋子摆渡人救下一个溺水的孩子时 , 他终于安静地在陪伴他渡过千万条船的河里休息了 。 当我再次走过渡口时 , 我对老人的感觉如此之深 , 以至于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丽动人的一面 。 静静地站在渡船上 , 我在心里轻声说:“谢谢你 , 老叔叔!”
1)写出下列单词的同义词 。
蜿蜒(蹒跚)(整洁)(尴尬)
2)“蓬头垢面 , 小眼睛无神 , 塌鼻子不成比例地套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真的很丑 , 而且因为天生不会说话 , 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 这一段是对外貌的描述 。 你抓什么特点来形容?在文中扮演什么角色?
4)作者对老哑巴的称呼有什么变化?“我”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看完这篇文章 , 相信你也为老哑巴的行为所感动 。 联系本文中心和实际生活 , 谈谈自己的感受 。
[技术和工艺]
先抑后扬
先写摆渡人的丑 , 再写他美好的心灵和灵魂 。 重点是突出人的心灵之美 。
(二)、设置悬念 。
是指在文章开头写一个事件最吸引人的片段 , 或者直接写事件的结构来吸引读者 。 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 , 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 , 让他急于找到答案 , 去探索 。 《渡船上的老哑巴》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 它不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河”和“船” , 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正是因为有了河和船 , 摆渡人的感人故事才出现” 。 这时 , 读者不禁要问:摆渡人是谁?那个感人的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样 , 拼图就吸引了读者的心 , 让他们渴望继续阅读 , 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
(3)典型选材 。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新颖的构思和惊喜 , 还需要选取具体的典型事例来表达对象的良好品质 , 这样文章的内容才能得到充实 , 显得有血有肉 , 否则就会显得空洞无味 。 写人的时候 , 选的案例材料一定要新颖典型 , 说别人没说的;另外要与时俱进 , 体现时代气息 。 在《渡口的老哑巴》中 , 作者选取了“免费轮渡”、“帮鱼拖鞋”、“勇敢救孩子”三件事 , 从小到大 , 层层深入 , 歌颂老哑巴的善良勇敢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