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极氪:快的代价

极氪|极氪:快的代价

文章图片

极氪|极氪:快的代价

文章图片

极氪|极氪:快的代价

文章图片

极氪|极氪:快的代价



撰文 / 刘宝华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皮 皮
从2021年4月15日品牌正式发布 , 到10月23日首款车型正式开启交付用时192天 , 极氪把汽车新品牌从发布到交付的周期压缩到了无法再短 。
当然 , 平台和车型是现成的 。 即便如此 , 在6个半月时间组团队、搭架构、建渠道、树品牌、搞营销 , 而且是做之前没做过的直营 , 要运营App、要自己销售、自己交车、自己处理客户抱怨和投诉……
这个做法一点也不稳重 , 挺新势力的 。 蔚来就没少干用金钱换时间的事儿 , 为了追赶周期 , 不惜去南半球做反季节测试 , 或者租用昂贵的实验室 。
坊间曾猜测 , 极氪的匆匆上马一是与2020年后吉利蓝色行动宣告失败有关 , 二是与2021年1、2月造车新势力在股市的高光表现有关 , 那时候蔚来的市值是吉利的2倍多 。
2022年1月9日 ,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极氪智能科技CMO杨学良接受采访时提到极氪创立之初的情形:“我们认为它应该是由一个用户、技术加资本市场三方面要素构成的全新品牌 , 创立一个新的组织 , 然后独立到资本市场去融资解决未来发展资金需求的问题 。 ”

与传统车企的模式不同 , 公众都注意到了极氪喊出的“做用户型企业”口号 , 没有留意到的是极氪“用户—技术—资本市场”的三方逻辑 。
蔚小理在美成功上市已经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 , 一年前他们在股市上的狂飙突进不仅在板上再钉几颗钉 , 而且给了传统车企莫大压力 。
“没时间解释了 , 快上车!”或许是当时情形的写照 。
快是有代价的 。 极氪从开启预定后一直波折不断 , 一部分原因是短时间内组建的团队和业务线难免手忙脚乱 , 另一部分原因是直营这个完全不熟悉的模式造成的 , 准备再久也一样 。

以最近的元旦新销售政策风波为例 , 杨学良1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复盘称 , 在发布政策时已经覆盖到了绝大多数人 , 一小部分人可能会有一点意见也预料到了 , 认为通过沟通能够解决好 。
“但现在遇到的情况是 , 部分用户就认为品牌应该给他们一个有诚意的解决方案 。 ”杨学良说 , 极氪也充分给出了解决方案:车主如果喜欢旧政策就选去年的政策方案 , 如果喜欢今年的新政策就可以选今年的政策方案 , 两个方案二选一 , 定单交付的顺序与时间不会变 , “我们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 ”
这是做用户型企业遇到的典型案例 , 预料到了潜在争议 , 但没有预料到争议如此之大 。
“用户沟通的习惯发生改变 , 原来用户有什么意见可能就不会直接表达 , 但现在这个时代 , 大家有什么意见直接表达 , 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厂商的第一时间回复 。 其实有的问题并不见得很大 , 但用户更在乎的可能是厂家的态度和你的价值主张 , 也就是说 , 未来消费者喜欢一个品牌或者消费一个产品 , 看重的不仅仅是产品性能、技术领先性 , 更多是看能给他们提供的体验以及价值主张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需求 。 这种变化 , 我们深切感受到 。 ”杨学良总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