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三年级孩子的作文( 二 )


这是我的“卫生员” , 我的“唐玄奘” , 我的“大侦探” , 我可爱的妈妈 。
这是一个三年级孩子写的作文 。 据初步统计 , 是750字左右 。 从我妈的证词可以看出 , 这位妈妈是21组的 。 想必我听课半年了 , 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 , 妈妈的坚持是不可或缺的 。 昨天一个新妈妈问:辅导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依赖吗?想必母亲的言语和孩子的进步可以回答亲子作文是否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的问题 。
刚才 , 我们还收到了一位父亲的讲话:
广清爸爸:哦 , 我妹妹也是全班评价 。 谢谢您们 。 对于半年前买的书 , 练习只是给孩子讲解之前的对称性 ,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 昨天补充的那组 , 以后会更加关注 。
还有母亲的证词:
山东-马:这个组“不好” 。 刚加入的时候是“好好学习 , 天天上当” 。 现在我们在“努力学习 , 天天上瘾” 。 我们不是每天都看的 。 好像少了点什么 。
说实话 , 我们不用担心孩子是不是懒 , 但是在这里读书的父母是懒的 。
下面 , 我们来详细评论一下全文 。
首先 , 本文的第一个主要特点是戴帽子、穿衣和穿套鞋 。 什么是帽子?帽子有什么作用?帽子——说白了就是一个段落的主题 。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题目 。 同样 , 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主题 。 什么是主题?说白了 , 你想表达的就是你最想告诉别人的 。 帽子是主题 , 帽子也是大纲 。
我们在《作文 , 多大的事——基础篇》中用了一个意象隐喻 。 出去约会第一件要打扮的事是什么?是老板 。 所以这个头或者这个帽子是第一个 , 起主导作用 。 帽子套装 , 主题明确 , 然后用衣服搭配 , 衣服搭配 , 再配上一双合适的鞋子 。 “帽鞋”是一个整体 , 帽子是标准 , 也是起点 。 要想保证作文不散 , 帽子不能少 。 ( )
在我们的书里 , 每条评论后面都有一张思维导图 。 这张思维导图是帽子的图形表示 。 所以我们再确认一下 , 帽子是主题 , 大纲 , 思维导图 。 这三者是一体的 ,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 我们常说“该段无上限 , 我送你为被告” 。 这句话似乎让人有些不理解 。 如果说“写作要有大纲” , 似乎有人会懂;先说“写作中的思考” 。 反对这句话的人恐怕不多 。 其实 , “帽子”就是大纲和思路的具体体现 。
正如我们在《基础篇》中所说 , 对称有四种表现形式: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和对称段 。 什么是对称?对称就是角度 , 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写东西 。 在这篇论文中 , 作者主要以三个对称段落的形式写母亲 。 这三个对称段有三个对称的帽子:“健康卫士”、“唐玄奘”、“大侦探” 。 用三段对称的文字写母亲、帽子、对称 , 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大特色 。
第二个特点是本文采用了“以花代树 , 张观和戴笠”的手法 。 母亲不再是母亲 。 母亲成了“小卫士” , 成了“唐玄奘” , 成了“大侦探” 。 这项技术在“改进”的第7章中有系统的介绍 。 需要提醒的是 , 花移植到树上的“花”和“木”必须有一定的相关性 , 才能有“动”的可能;张和李 , 如果不认识 , 戴上帽子 , 就要被起诉 。 就像这两天深圳的一场车祸 , 真正的肇事者跑了 , 让一个不相干的人戴上这顶帽子 , 叫做“Top Bag”——这样会让懂的人开怀大笑 , 大方一点 。
让我们回到正文 。 一般来说 , 转喻应该是相关的 。 本文中的母亲有:守护母亲、唐僧母亲、神探婆菠萝(Polo) 。 这些都和妈妈的性格和行为有关 。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特点 。 小作者的这种写作特点给本文增添了不少趣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