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大吵大闹怎么办( 二 )


而且你还有新的帮手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内疚感 。 现在他开始有道德感 , 有助于他控制自己的冲动 。
需要注意的是 , 不要对他的整个人做谴责 , 如「只有坏孩子才打妈妈」 。
你应就事论事 , 关注行为本身 , 如说「我们在家里要轻声说话;不大声喊叫」 , 并且跟他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不好:「当你朝着我大声叫的时候 , 我的耳朵好疼呀 。 」
? 31~36个月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讲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发展出未来感和预期的能力 。
这意味着轮流等待和分享玩具能被孩子真正地理解 , 但这时候 , 他的记忆能力还有限 , 仍需要你时不时提醒 。
比如有一个收银台玩具 , 孩子可以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 进行付钱和找零的模拟 。
2岁左右的孩子 , 他们往往想占用整个收银台 , 不让其他小朋友玩;而3岁的孩子 , 他们则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 并且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
同时在这个阶段 , 孩子的共情能力开始出现 , 他有能力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了 。
虽然知道和做到之间仍有一段距离 , 但既然他已经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 , 尝试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 离自控也就更近了一步!
? 3~6岁
孩子的自控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仍然需要打磨 。 学龄前的孩子会逐渐意识到 , 最简单、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并非最佳的方案 。
孩子开始意识到 , 与其从一个不愿意分享的孩子那里把橡皮泥抢过来 , 不如等待一下 , 等对方兴趣淡下去再问 。
孩子也开始学会尊重别人 , 会理解他人比自己更喜欢这本书 , 那我就去玩别等等的行为 。 但这种类型的自控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示范 , 榜样的作用最明显 。
? 4~5 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正确判断许多基本情绪的起因了 , 比如他高兴是因为荡秋千荡得很高 。
还能预测其他孩子表现出特定情绪后会有什么行为反应 , 比如高兴的孩子会更愿意分享玩具 , 生气的孩子可能打人 。
爸爸妈妈这时候要关注的重点是 , 专注力 。 简单来说 , 就是孩子能不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 这也是自控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
这里爸爸妈妈需要关注的重点是 , 孩子能力和任务难度是否匹配 。
假如任务太简单了 , 孩子会觉得无聊 , 容易走神;假如任务太难了 , 孩子觉得很挫败 , 容易放 。 所以爸爸妈妈要时刻观察孩子的反应 , 及时给他们一些帮助 。
依据孩子的气质 , 调整自控力方法
不同的教育方法 , 适用于不同的孩子 , 这与孩子的「气质」也有关系 。
有研究者根据孩子的特点 , 简单区分了以下几类:
易照养儿童:在婴儿期能很快地形成日常生活习惯 , 通常比较乐观 , 容易适应新环境 。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天使宝宝 。
难照养儿童:生活习惯不规律 , 接受新经验较慢 , 有消极和强烈的反应倾向 。 即恶魔型宝宝 。
慢热儿童:不活跃 , 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温和 , 抑制 。 心态消极 , 对新经验适应慢 。
混合型 , 部分儿童无法归入以上任何一类 。
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宝宝属于属于哪一类型 , 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
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 , 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 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目标、做理性的决定 。 养育这条路 , 并不那么简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