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娇气怎么办( 二 )


大人应该平静地告诉孩子:“护士阿姨需要给你扎个针, 疼一下就好 。 ”很小的孩子疼一下, 可能会哭一两声, 看大人淡定平静, 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大点的孩子, 虽然疼一下, 有点紧张, 通常都会做到忍着不哭 。 大人越是渲染紧张, 孩子就越害怕、不哭也会被大人吓哭 。
如果孩子需要吃药, 不论药是苦是甜, 都告诉孩子, “宝宝病了, 吃药才能快快好啊”, 然后照顾孩子把药吃下去 。 不要搞把药里兑点糖、包上好吃的, 或者吃了药就给吃什么平时不给吃的零食、吃了药就给买上次不给买的玩具之类的把戏 。 教孩子理性地看待疾病, 就从看大夫、打针、吃药的一点一滴开始 。
4、在家养病, 只做必要的照顾, 不格外嘘寒问暖
孩子在家养病, 一个大人陪在家里是必要的, 两个就不太必要, 三个以上简直就是浪费甚至是帮倒忙 。 试想三四个大人陪一个孩子养病, 这个说要热敷, 那个说要物理降温, 这个说要盖多点, 那个说要盖少点, 这个说给孩子吃热汤面, 那个说要给娃吃鸡蛋羹, 搞不好两辈大人还要争执起来, 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家的做法是, 如果孩子生病在家休息, 大人在家陪着, 大人该干嘛干嘛, 该做家务做家务, 该工作工作, 孩子也是该干嘛干嘛, 觉得困就睡一觉, 不困就起来看书玩玩具, 到吃饭的时候起来吃饭, 到吃药的时候起来吃药, 该量体温时量体温 。 大人不会一会儿摸摸孩子热不热, 一会儿问孩子冷不冷, 一会儿把饭端床上, 一会儿把水送嘴边 。
孩子也习惯了爸爸妈妈对生病淡然处之的态度, 不会隔一会哼哼唧唧地告诉大人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 也不会腻腻歪歪地一直要大人陪着, 更不会明明已经好了, 还要做出生病的样子 。
这样, 孩子精神上没有压力, 力所能及的活动也不因生病受到影响, 反倒好得更快 。 其实大人也是一样, 孩子妈妈因为生娃做手术住了两次医院, 见了不少生动的例子, 那些能起床时就下地活动的病号, 总是好得更快, 而那些躺在床上各种娇弱的, 等同样情况的病友出院时, 还常常只能躺在床上 。 孩子长成这样的大人, 真是对人对己, 没有半点好处 。
5、生病、受伤, 能上学时, 一定不要轻易不去上学 。
这些年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真是见到了不少不娇养孩子的家长和不娇气的孩子, 有腿骨折打着石膏一蹦一跳上下学的、有坐着轮椅来来去去的, 孩子大人都很淡定, 一点没有痛苦、不耐的表情, 让人很是钦佩 。
我们觉得, 孩子生病、受伤, 身体状况没有到不能上学的程度时, 一定不要轻易不去上学 。 同样地, 更不能因为旅行、课外活动时间和上学冲突, 就轻易从学校请假 。 对于学生来说, 严肃认真地对待上学这件事, 是个底线 。 如果很轻易地不去上学, 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很轻易地因为小伤、小痛、小压力, 逃避该做的事, 该尽的责 。
6、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 告诉孩子自己解决或请老师帮助解决
某天在孩子小学的家长群里, 看到两位家长争执起来, 起因无非是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打闹闹时, 一个孩子受了一点小伤 。 另外有一次在学校门口, 一位家长也是因为孩子之间小矛盾的事, 拉着老师不依不饶地讨说法, 搞得老师非常无奈, 只得不停地解释, 孩子小, 打打闹闹难免, 已经和对方家长沟通过了, 对方家长也道了歉、也表示会好好教育自家孩子了 。
其实这种小事, 真是不需要家长出面来解决 。 孩子之间自有他们的规则, 也有他们的相处之道, 说不定今天还闹着小矛盾呢, 明天就又成好朋友了 。 所以我们觉得, 孩子回家投诉和某个同学闹矛盾了、被某某打了一下等等 。 最好告诉孩子自己和同学讲道理、实在不行告诉老师, 请老师解决, 家长不要自己冲到前面, 去找老师讨说法, 甚至直接和对方家长理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