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能不能打( 二 )


有的小女孩, 每天早上起来挑衣服就要挑上一个小时, 那是因为在衣橱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了, 他们即使在过滤这些信息的时候, 也需要带花费大量的时间, 最后造成出门晚, 父母又发冲孩子脾气 。
不妨先将衣橱分类, 每次选择3-5件搭配, 让孩子从中选择, 就会大大节省时间 。 当然, 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规则, 并一以贯之地执行 。
如果, 两个选择孩子都不接受呢?这时候就需要升级我们的方法:
方法二:划定范围, 让孩子在规则内选择
随着孩子的成长, 他逐渐会越来越叛逆, 有时候你给他两个选择他都会说不 。
这时候给予孩子选择是否失效了呢?
其实不然 。
此时, 家长可以给孩子们划定选择的范围, 让他们在此范围内自由选择 。
「今天你想吃西兰花呢?还是菠菜呢?」
「都不想吃, 我哪个都不想吃 。 」
「你想吃什么绿色的蔬菜呢?」
「我想吃绿色的苹果 。 」
「苹果可不是蔬菜, 再想想, 还想吃哪些绿色的蔬菜呀?比如绿色的菠菜, 还是黄绿色的西葫芦?」
「那就吃西葫芦吧!」
当家长给孩子划定了绿色和蔬菜这两大范围, 让孩子从中进行选择时, 也是给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
孩子意识到父母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也会模仿父母, 做出相应的让步 。
这正是「谈判的艺术」——双方互相妥协的艺术 。
如果孩子非常固执, 什么都不选, 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 就需要用到再次升级的方法 。
方法三: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
每当我们做出选择时, 就会有相应的结果发生 。
父母很清楚, 哪些选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也会尽量避免这些选择;孩子则只会看到眼前的选择, 而不会意识到这些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
当我们帮助孩子将选择和相应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就教给了他们事物的因果关系, 这能帮孩子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从而影响现在的选择 。
比如, 孩子打妈妈了 。
我们可以对他说:
「现在, 要么你继续在这里呆着, 但你不能打我;要么你就到卧室里去打枕头玩 。 」
如果孩子停下来不打人了, 说明他可以接受父母主动提供的选择, 但他如果还继续打你, 说明你提供给他的选择失效了, 这个时候就说让他看看他(在已有选项之外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了 。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看到你还在继续打我, 所以现在你就得自己去卧室呆着 。 你什么时候不打我了, 才可以从卧室里出来 。 」
我们需要牵着孩子的手, 把孩子领到卧室里, 并给他一个枕头, 重复上面规则;而不是只通过口头训斥或者暴力推攘, 让他进入卧室 。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规则就是规则」, 而不是感受到父母的怒火 。
如果孩子从卧室里出来了, 又继续打人怎么办呢?规则是不变的, 他依然将得到同样的结果, 每次他一打你, 你就把她带到卧室去 。
如果孩子在外面打人了, 我们依然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 也就是立即将她带离刚刚她所打的人面前 。
孩子会逐渐明白, 每次当他打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他会从这个环境中离开, 不过他还想继续呆在这里玩, 他就会开始学习, 如何和人友好相处 。
所以, 「选择和结果」的运行逻辑, 实际上是:
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选择(做或者不做), 如果孩子
做了, 问题解决;不做, 就需要承受相应的后果 。
这样, 就不存在「其他选项」了 。
在运用选择和结果的时候, 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