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律能力:如何做到不生气, 也能改变孩子的坏习惯?那么, 让不好的习惯行为不再发生, “改掉”是有效的方式吗?是唯一的选择吗?
要改变行为习惯, 我们需要了解行为模型和习惯回路 。
行为模型
每个行为都不是独立出现的, 是被环境触发的, 触发这个行为的因素, 我们称之为“诱因” 。 诱因和行为看上去是一个连贯的序列, 我们常常这样表述:“一…就…”
"一累的时候, 我的脾气就不好"
“孩子一回到家, 就想看电视”
“孩子一有机会, 就想玩游戏”
“一写作业, 就唉声叹气”
“一看到他那样, 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似乎在诱因出现之后, 没有任何犹豫、反思、选择的空间 。 那么, 我们真的就这样容易被诱导吗?诱因到底是怎样对我们发挥影响的?在诱因和行为之间, 是否还有其它内容?如果有的话, 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一种分析行为的经典序列模型, 叫做ABC模型, 其中包括先行事件(Antecedent)、行为(Behavior)、结果(Consequence)三要素 。
先行事件作为诱因, 诱发一种行为, 这个行为又导致了结果 。
举个例子:
孩子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先行事件), 你的反应是大发脾气(行为), 结果是孩子去写作业了 。
这件事的ABC序列就是:孩子磨蹭, 导致你发脾气, 于是孩子去写作业 。
结论就是:你发脾气是为了让孩子去写作业 。
这是描述单个行为的模型 。 当这样的行为重复多了之后, 你可能就养成了“一看到孩子磨蹭, 你就发脾气”的习惯 。
习惯回路
行为重复多次, 可能养成习惯, 但这只是可能, 并不一定 。
你养成了“一看到孩子磨蹭, 就发脾气”的习惯, 但是孩子在你督促之下很多次在你规定的时间去写作业, 很可能并没有养成“一到规定时间, 就自发去写作业”的习惯 。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的行为重复几次可以养成习惯, 而有的行为重复再多次也不能养成习惯?差别在哪里?
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 用暗示(Cue)、惯常行为(Routine)、奖赏(Reward)来描述习惯回路的三个部分 。
结合行为模型和习惯回路, 我们可以看到, 习惯的形成需要奖赏这个要素 。
当你发火后, 孩子去写作业了, 这是你想要的结果, 你的大脑得到了奖赏, 几次重复之后这个“诱因—行为—结果—奖赏”被强化, 成为习惯回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于是你就形成了习惯, 一遇到孩子磨蹭, 你就会发脾气 。
而对于孩子来说, 你发脾气, 他去写作业, 这样的序列中并没有得到奖赏——孩子的大脑并没有体会到自发去写作业的“好处”, 所以这样的行为重复在多次, 也没有形成习惯 。 于是, 你发再多的脾气, 也只是暂时解决当下的问题, 解决不了以后的问题 。
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查尔斯.都希格提出了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保持暗示和奖赏, 改变中间的惯常行为 。
改变个人习惯:“竞争反应”
举一个简单例子来理解习惯回路, 以及如何应用符合这个黄金法则的“竞争反应”来改变习惯:
明明喜欢咬手指甲, 经常习惯性地不停地咬指甲, 直到咬出血 。 妈妈想让孩子戒掉这种习惯, 学习了习惯回路的知识之后, 妈妈认识到, 当孩子感觉手指有些不舒服的时候, 就会把手指放进嘴里 。 在孩子无聊或者紧张的时候, 就会出现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 这就是暗示:他手指上不舒服的感觉, 是由无聊和紧张引起的, 咬指甲是孩子克服无聊和紧张的惯常行为 。 这种身体刺激, 让孩子得到满足感, 和舒缓紧张的感受, 这就是孩子得到的奖赏 。 孩子渴望得到这种奖赏, 结果养成了这种习惯 。 于是妈妈教明明采用一种“竞争反应”:在一个手指上带一个可以转动的玩具戒指, 一有想要咬指甲的冲动, 就去转动那个戒指, 尽可能阻止把指甲放到嘴里 。 孩子学会了用转动玩具戒指来代替咬指甲, 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满足, 舒缓紧张的感受 。 暗示和奖赏依然如故, 但是惯常行为发生了改变 。 一个月后, 明明已经不再咬指甲了, 他用一种无伤大雅的习惯, 代替了一种不好的习惯 。
推荐阅读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 宝宝的读书规律如何
- 父母怎么让孩子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 父母守护孩子成长需要做到哪几点
- 家长表扬孩子是小事吗
- 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如何说教
- 孩子胀气腹泻拉肚子怎么办
- 为什么受宠的孩子不孝顺
- 父母陪孩子读书默读和朗读差别大吗
- 孩子缺钙的表现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