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认知有偏差怎么办( 二 )


换句话说,年幼孩子们内在意识与情感的活动受“社会层级”位差的影响 。
最初的自卑感,也正是发端于此 。
不仅如此,随着孩子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各种不切实际的主观比较 。
例如,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三岁多的儿子第一次看电影回来,晚上躺在床上忽然言语低沉地对我说:爸爸,今天二姨带我去看电影,但我怎么也看不懂?
听了儿子这样说,我的心里首先泛起的是对眼前这个小家伙的同情 。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认知与情感活动,有这样的情绪体验,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想迫切地证明自己 。
但是,身处童年的他们却无法明白——凡是需要证明的强大,实际上都存在无法回避的瑕疵 。
因此,如果不够“幸运”,这种“习得性思维模式”会让他们始终在自卑的迷宫里徘徊,并一次次强化这种无法逃遁的自卑感,然后继续表现出“胆小、在意别人的评判、不敢当众发言、不敢正视他人、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不愿社交、遇到小挫折乱发脾气、被人关注时做事情注意力欠缺”等行为 。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样一种现实——
自卑的诱因在环境,根源却在我们以及孩子的意识世界 。
之所以这样认为,反观故事就足以说明一切 。
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如此客观的存在,只是你先前大脑中的“习得性思维模式”错误地认知了这个世界和错误地判断了你自己 。 只要你鼓足勇气改变了想法,一切皆有可能 。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不能指望一次就能成功 。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就会清楚,自卑人皆有之,并不可怕,或许它还是一件好事,不至于让我们过分的自我膨胀 。
毕竟,只有当我们在自卑与自大中不断徘徊时,我们才有可能找寻到趋于二者中间那个理性的认知坐标 。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自卑倾向时,外在的强迫或是放任都无法逆转孩子的内在世界 。
我们需要通过行为,向孩子的心灵注入更多饱含引导、接纳、认同与鼓励的情感印记,在点滴之中另辟蹊径地引导孩子习惯于走出另外一条“习得性思维轨迹” 。
当然,这需要我们尊重孩子,具备耐心,以及能够引导帮助孩子跳出具体的细节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体察形成这一问题背后的成因及过程,开阔他们的思维 。
记得有一次,儿子放学回来之后闷闷不乐,晚饭时给我们说起他上音乐课因为没有遵守纪律与音乐老师发生冲突,并大哭一场的事情 。
当时他告诉我们说,这个音乐老师用指挥棒“打”他的乐器,他很不喜欢这个老师,以后再也不想上音乐课了 。
当时,我和孩子他妈都很认真地听完他的讲述,之后我也很认真地祝贺他说:儿子,爸爸和妈妈恭喜你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 这个老师非常棒,明天你去学校要是见到这位老师,一定要感谢她 。
儿子顿时一脸狐疑,问我“为什么” 。
我告诉儿子,不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如此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 如果班里有小朋友上课不认真,老师不管也可以照样领到薪水,可是这样小朋友什么都学不到,还会像没有人照顾的小树苗一样长成一棵歪脖子树,将来没有本领风一刮就倒了 。
之后,我又问儿子你喜欢那种老师呢?
后来,我发现儿子对音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开始变得上心起来 。
事实上,自卑只是自我认知的一个迷局,每一个人都会或深或浅地有所经历,引导孩子在童年时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