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住在地球表面还是里面
人类住在地球表面 。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活在地壳上 。人类不会脱离地面的原因是因为有地心引力,地球本身的质量非常大,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产生引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人类被巨大的引力吸引,所以不会飞起来 。
人是住在地球表面还是地球里面呢
人是住在地球表面 。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 。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而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
岩石圈
地球岩石圈指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
1)岩浆岩 指的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
2)变质岩 这些 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各种变质作用,最终形成形成变质岩.
3) 沉积岩这些 裸露在地表的岩浆岩,经过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等产物 。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就形成沉积岩 。
这样,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
水圈
水圈(Hydrosphere)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 。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 。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 。
生物圈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生命物质又称活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和;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属生物圈 。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引起生物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 。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必需的能量和物质,就得适应环境,环境发生了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生物的适应性,这种反作用促进了整个生物界持续不断的变化.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 。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
1)对流层 位于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
2)平流层 在对流层上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 。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 。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 。
3)中间层 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
4)暖层 又名电离层,暖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300公里高度时,气温可达1000℃以上 。本层之所以有高温,主要是因为所有的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都被暖层气体所吸收 。暖层中的氮(N2)、氧(O2)和氧原子(O)气体成分,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所以也把暖层称作“电离层” 。其中100~120公里间的E层和200~400公里间的F层,以及介于中间层和暖层之间,只在白天出现,高度大致为80公里的D层,电离程度都较强烈 。电离层的存在,对反射无线电波具有重要意义 。
5) 外层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 。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 。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 。
【人类住在地球表面还是里面】
推荐阅读
- 如何节约粮食
- 小麦种子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人类第一颗小麦种子是哪里来的
- 人类最罕见的眼睛颜色是什么 琥珀色眼睛与棕色对比
- 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吗
-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手抄报模板及内容
- 藏有中原唯一供奉女娲的宫殿 女娲住在哪里
- 长达18米的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多大
- 保护地球环境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 保护地球珍爱环境手抄报图片/内容/一年级/简单
- 爱护我们的地球三年级手抄报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