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俗有哪些

春俗有哪些

春俗有哪些


春俗有:句芒神、鞭春牛、踏春、吃春菜、舞春牛等 。
1、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主春事 。立春时分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 。
2、鞭春牛:又称鞭土牛,春天时分,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
3、踏春:春分节气过后,温度逐渐上升,可以利用假期,和朋友、亲人一起,前往郊外、景点游玩 。
4、吃春菜:春季到来后,万物开始苏醒,此时农村地区的山坡、田野上会长出野菜,人们可以将其采摘回去,制作成美食,和家人一起享用 。
5、舞春牛:用来祈祷新年的丰收以及播种顺利 。春牛一般会使用竹篾、棉、纸等材料制成,并由晚辈一起舞动,而且春牛后方会跟随着拿着各种农具的人,并且会绕村一周,为每户人家送上祝福 。
过年的年俗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
过年的年俗:

1、除夕守岁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 。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 。守岁体现了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 。
2、年夜饭
年夜饭是中国人全年吃得“最长”的一顿饭,也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吃得“一清二白”,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 。进入八十年代,肉、蛋、禽等渐渐丰富 。九十年代,菜肴变得更加多样 。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 。

3、拜年
正月初一,人们见面时,都会互致这样的新年问候 。传统拜年礼仪分三种:一是叩拜 。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 。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 。三是抱拳拱手 。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传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称为正月初一 。


春俗有哪些



4、春节聚餐,
春节期间,聚餐是不可缺少的,可别小瞧了餐桌礼仪,它可能让人对孩子赞不绝口,也可能让人对孩子频频摇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能看到他背后的家庭文化和个人的修养品位 。

5、祭祖

祭祖一般在大年三十,百姓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前往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祭品,点香烛,以供后辈祭拜 。

新年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新年的风俗有:

1、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释名》:“灶 。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


春俗有哪些



2、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 。民间称作“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


春俗有哪些



3、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 。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
春俗有哪些



4、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 。

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


春俗有哪些



5、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


春俗有哪些



【春俗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