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菜名是怎么来的 狮子头菜名的来源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 。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见《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 。

狮子头菜名是怎么来的 狮子头菜名的来源


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 。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资治通鉴》) 。杨广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 。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 。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 。杨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倾倒朝野 。
狮子头菜名是怎么来的 狮子头菜名的来源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 。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 。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 。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 。”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 。”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
清代,乾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 。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 。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 。”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 。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
狮子头是脍炙人口的扬州名菜之一,是淮扬菜系中的一道汉族传统菜肴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赞加立刀旁,音jian,3声)肉,北方话说即是大丸子 。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 。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也做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献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献肉后被改名为狮子头 。江西宜丰也有此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 。此外,此小吃在制作时因使用食碱量比普通酵面团要稍大,所以特别酥香,可贮存数日不会软 。

狮子头菜名是怎么来的 狮子头菜名的来源


北方的“四喜丸子”,到了南方叫“狮子头”,为淮扬名菜 。用扬州话说就是“大僭肉”,把半肥半瘦的猪肋条肉,剁成石榴粒状,制成丸子 。清代《调鼎集》“大劗肉圆”细致记录制法:“取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成 。或炸或蒸,衬用嫩青 。”经微火焖炖熟后,丸子表面的肥肉粒大体溶化,而瘦肉粒则相对凸起,大个丸子圆圆乎乎,毛毛糙糙 。因丸子个大而表面毛糙,恰似硕大而鬣毛耸起的“狮子头”,故谓 。
传说唐代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名厨做扬州四道名菜 。“葵花斩肉”端上时,只见巨大肉团子似葵花饱满,状如雄狮之头 。宾客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 。”韦陟说:“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 。”从此,扬州“狮子头”这个菜名就叫响了 。扬州狮子头有清炖、清蒸、红烧三种做法 。清炖蟹粉狮子头、河蚌烧狮子头、风鸡烧狮子头、青菜烧狮子头、芽笋烧狮子头、清蒸蟹粉狮子头等,皆为风味独具的淮阳名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