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是一道什么菜( 二 )


不好在哪儿?对西施不尊重 。《海错图》里,聂璜先引用了陈龙淮的一首小赞:
瑶甲含浆,
琼肤泛紫 。
何取名舌,
唐突西子?
“唐突西子”本身是一个成语,意为“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用在西施舌身上还真合适 。
然后聂璜自己又写了一首赞:
西施玉容,
阿谁能见?
吮彼舌根,
如猥娇面 。
两首赞都表达了一种批评:西施是受人尊敬的女性,以她的舌头命名贝类,首先是降低了她的身份;其次,咀嚼吸吮时,获得猥亵女神的快感,实在是君子所不齿的行为 。


侬心偏爱西施舌
但是君子们好像谁也没少吃 。像郁达夫,就在西施舌上市的时候“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 。毕竟食物是无辜的,不管名字好坏,做熟了摆上来,不吃对不起它嘛,是吧 。

西施舌是一道什么菜


闽菜两大招牌:中间的大碗是佛跳墙,周围的小碗是鸡汤汆海蚌 。蚌肉取自西施马珂蛤
聂璜写西施舌时,又想起一件事,随手记了下来:“《格物论》指河豚腹腴为‘杨妃乳’,虽未确,然河豚之味虽美,其毒能杀人 。”
杨妃西施,俱能杀人
聂璜从西施舌想到,河豚的腹腴被称为杨妃乳,和西施舌是一个命名思路 。又想到河豚虽然名美味美,但毒能杀人 。
但聂璜肯定想不到,在他去世几百年后,西施舌也能“杀人”了 。
1986年1 月2 日,台湾高雄、屏东有人吃了双线紫蛤后,全身发麻,运动困难,流口水甚至呕吐,最终四十多人中毒,两人死亡 。
从此很多台湾人不敢吃西施舌,甚至其他水产也大受影响,对养殖户和渔民打击巨大 。有人称,“西施舌案”是“台湾水产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惨案” 。
经过调查,肇事的西施舌来自人工养殖池 。池水里含有大量剧毒的“涡鞭毛藻”,它们被西施舌吸入体内积累,酿成了悲剧 。本来蓬勃发展的西施舌养殖业一蹶不振,没人敢养了 。今天台湾市面上就算有西施舌,也多是野采的了 。
“西施舌案”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至今也没有定论 。有人说是养殖户管理不当,导致池水变质 。有人说是海中因污染爆发了赤潮,毒藻大量繁殖,趁机进入养殖池 。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台湾西岸已经林立着几万家工厂,废水不断排入台湾海峡 。以前人们觉得,污染物会马上被洋流稀释带走,可台湾大学的范光龙教授研究发现,台湾近海的洋流会形成“椭圆形的回转”,污染物被带走后,又被带回来 。“西施舌案”里的养殖池,正处在一个回转洋流里 。
日本的水产养殖专家加福竹一郎曾经在访问中国台湾后留下一句话:“台湾西海岸养殖业紧邻工业区,如果不加管制,不仅会让种苗死亡,还会发生鱼虾不可食用的悲剧 。”西施舌案,也许就被他言中了 。
今时不同往日,想一亲西施舌的芳泽,要有更大的勇气才可以了 。
本文摘自《海错图笔记·贰》
西施舌是一道什么菜


《海错图笔记·贰》
《海错图笔记》第二弹
博物小亮新作:40幅海洋生物典藏古图、50多种海洋生物的“破译”笔记
清代画师聂璜与现代博物小亮,
再次聚焦故宫藏品《海错图》
西施舌其实就是沙蛤啦,也叫车蛤,属于海洋贝类?估计不少小伙伴都吃过的,因为它的肉长得像一条小舌头,花名“西施舌”,民间有:“吃了西施舌,百味都失灵”的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