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之前请先打消这些疑虑( 四 )


不断开启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 , 带来的是新技术、新平台的逐步成熟和应用 , 也包括对现有疫苗不足的不断完善和疫苗效力的加强 。
例如 , 疫苗使用的免疫抗原不再聚焦在新冠肺炎病毒表明的刺突蛋白(S蛋白)上 。 “我们联合其他研究团队正在进行通用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 。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通用疫苗将纳入新冠肺炎病毒的多个功能蛋白 , 不仅产生抗体免疫还能刺激细胞免疫 , 希望产生对多个冠状病毒的长效免疫 。
例如 , 为了剂量更少、激发抗体更多、获得更持久的抗体保护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与合作者正在开展DNA 重组糖蛋白的联合疫苗的研发 , 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获得了非常漂亮的数据 。
新冠肺炎疫情掀起了生命科学领域对于疫苗研发的热情 , 将有更多的人才、资金、资源汇集与此 , 对于创新无疑是极大的激励 。
疑问4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新冠肺炎疫苗是否管用 , 不听广告看疗效 。
一款疫苗有没有保护效果 , 正是三期临床试验要揭秘的问题 。 也正因为如此 , 业内人士极其关注三期临床数据 。
根据已有披露 , 有这样一组有效率的数据 , 95%、94.5%、91.4%、86%、70% 。
为这份成绩单作出贡献的代表分别有:辉瑞、默德纳、俄罗斯加马列亚中心、国药中生、阿斯利康 。 这些披露中期临床数据的新冠肺炎疫苗明确回答了一个问题:新冠肺炎疫苗在与新冠肺炎病毒同台PK时 , 显示有效 。
但这个数据无法回答谁更好的问题 。 虽然表面看 , 有70分、80分、90分三档 , 但体现在病例数上 , 只相差几个感染人数 。
如果安慰剂组的新冠肺炎患者是100人 , 疫苗组的新冠肺炎患者是10人 。 那么免疫有效率将是90% , 如果安慰剂组的新冠肺炎患者是80人 , 疫苗组的新冠肺炎患者是11人 , 那么免疫有效率将是86% 。
可见 , 疫苗组的新冠肺炎患者少量增加 , 或者安慰剂组患者的浮动都会对最终的数据产生显著的影响 。
对此 , 多位专家呼吁 , 评判新冠肺炎疫苗的效果不应只看有效率数据 。
“有效率、接种率、保护时间长短 , 缺一不可 。 ”在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罗伊·安德森(Roy Anderson)表示 , 如果新冠肺炎疫苗有效率90% , 那么接种率66.7%可达到群体免疫(R0=2.5的情况下);如果有效率为70% , 那么接种率达到85.7%可达到群体免疫 。
可见 , “接种疫苗究竟起多大作用”的答案 , 不仅在于疫苗本身 , 还在于多少人去接种 , 越多的人接种 , 形成越广泛的免疫屏障 , 将越有利于人类整体实现群体免疫 。 应对风险 , 加强免疫 , 也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疑问5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有风险吗?有什么禁忌?
大规模接种疫苗在我国是有经验的 。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在此前召开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 ,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期间 , 全国在80多天时间内完成了1亿人次以上甲流疫苗的接种 。
“基于中国完备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 甲流期间还完成了7000万人的不良反应监测 , 这在国际同行中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 ”梁晓峰表示 , 此前的经验对新冠肺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有借鉴意义 。
理性地说 , 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始终客观存在 , 只是无限趋近于零 , 永远不会抵达绝对“零” 。 根据已有数据 , 中国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局部红晕或出现硬块 , 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常见不良反应 , 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