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二 )


爱是为了维系种族利益而非个人利益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关于爱情的思想是主张家族生殖意志论 。他认为爱的维持是基于性欲,激情的本质是本能的迷妄,是为了产生后代维持种族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爱情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也有利于个人,让人误以为爱上一个人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和幸福 。叔本华认为爱情的幸福感是人的错误幻想,这种幻想在种族的目的达成后,爱情的幸福感就随即消失[3] 。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婴儿降临后,种族利益就得以实现 。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曾这样写道:
“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 。”
叔本华认为,爱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性欲,性的目的是使男女繁衍种族,婚姻的目的是为了未出世的儿女着想 。所谓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夫妻能够在肉体、智慧、道德、精神方面相互弥补和适应;白头偕老的婚姻需要双方在性爱的基础上加上“性向一致”的友情,这种“友情”与“性”是由完全不同的根源所产生的感情,双方以最贴切的心情相互慰藉,这是在性欲得到满足且激情消失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和融合[3] 。
激情转瞬即逝是因为负向驱动激增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爱情的幻觉“转头空” 。作品:Adam Martinakis.
叔本华提到的爱情“转头空”的观点可以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olomon在1980年提出的“情绪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来解释 。Richard Solomon认为情绪(包括爱情的激情)是受两个对立驱动过程共同产生拮抗作用而产生:激情由正向驱动(positive drive)与负向驱动(Negative drive)组成,当激情高涨时是正向驱动激增的过程;当正向驱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激情到达顶峰;激情过了高峰体验后,正向驱动趋于平稳,负向驱动将迅速陡增 。所以激情过了最火热的感觉后,人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空虚、失落的负面情绪[4] 。
Richard Solomon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正负的情绪驱动,但叔本华将这样的情感反差归结为种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
罗素(1872-1970年):爱是为了解除孤寂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罗素(1872-1970年) 。图源:网络 。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1929年出版了专门探讨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婚姻与道德》并因此书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认为人之所以恋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欲望[5] 。在罗素的观点里,他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狂喜,如果没有爱情里的激情体验哪怕满足了性需求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满意[5] 。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爱是为了解除欲望 。作品:Adam Martinakis.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人的本性是害怕外界罗素曾在他的自传《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4大爱情观 弗洛伊德式爱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