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无为只会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什么意思( 四 )


消极无为只会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什么意思


“勿以暴力抗恶”,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之一,是他为自己、为他人寻找到的一条幸福之路 。他认为,暴力就是主要的恶,以暴力对抗暴力,必然产生新形式的暴力,是根绝不了恶的 。只有通过“忍耐”“爱”“道德的自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去感化和消除恶 。
而事实上,在《第六病室》里,安德烈二十年来的隐忍和洁身自好并没能感化任何人,也没有消除恶 。相反,他一方面不得不用一套悲观主义理论自圆其说,认为人都是会死的,无论多么辉煌的曙光照耀生活,“您都会被钉在棺材里,再被扔进墓穴中”,因此要从自己的内心中求得安宁,蔑视一切无谓的奔忙 。
另一方面又迫切渴望能找到一个同样智慧深刻的灵魂与他交谈 。他需要在倾吐中,宣泄长久以来的压抑,以及体会与有趣的灵魂碰撞后的激动 。
也就是说,他虽然信奉从内心寻找安宁,却又无法靠自身的力量得到安宁 。他虽然蔑视无谓的奔忙,却希望从和别人的谈话中获得释放,获取力量 。
“勿以暴力抗恶”是以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为出发点,是对人自身生命力的压制和束缚 。关于宗教道德的影响尼采曾做过这样的评说:
(宗教道德)实际上是奖劣惩优,压抑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的人,却鼓励那样的人,这种人“不把他的全部力量和才智用在他的保存、发展、超越、前进、强力之扩展上,而是对自己卑谦、无头脑或许竟淡漠或冷嘲地生活着 。” (《尼采全集》第5卷《快乐的知识》)
“勿以暴力抗恶”表面看是用温和的方式消除恶,但那只是托尔斯泰美好的愿景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习惯势力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个体的生命力被死死地压制住,就像安德烈那样只能靠虚无的理论和悲观主义来麻痹自己,使自己愈发地懦弱、自私和懒惰,消极无为,得过且过 。
消极无为的思想下只有不堪一击的脆弱躯壳,信念才是对苦难最好的抗争
“不错,我是有病,可是有成百上千名的疯子都在自由地游荡,因为你们无知,因为你们无法把他们和健康人区别开来 。”这是病人伊凡对那个社会的精准概括 。
伊凡的性格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由于哥哥、父亲、母亲相继去世,原本殷实完整的家庭轰然坍塌后对生活和命运产生了极度的恐惧,成了一名被害妄想症患者 。
另一方面,在不犯病的时候,他有敏锐的洞察力,不仅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的黑暗、腐化、堕落,还能毫不留情地剖析安德烈思想的消极狭隘,使安德烈在与他的交谈中,感受到灵魂的碰撞,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被其影响 。
最重要的是,即便身处“囹圄”,他依然“热爱生活,热烈地爱着它!”依然相信“新生活的曙光终将会放射出光芒的,真理终将会取得胜利的,而且节日的喜庆也会出现在我们这条街上!我肯定是等不到了,我会死去的,但是总有子孙后代会等到那一天的 。我衷心地为他们而感到高兴!”
消极无为只会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什么意思


伊凡的性格,源于命运的悲苦和社会的卑劣 。命运无可奈何,可病却是因那个社会而起 。黑暗的专制统治让备受命运摧残的他失去活着的安全感;初次发病后没能得到积极的治疗;后来又被不负责任地送进第六病室 。于是在牢笼般的束缚和尼基塔的铁拳下,再也无法摆脱疯子的标签和疾病的折磨 。
但同时,苦难也让他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 。清醒的时候反而比之前更清醒,更有生命力 。如果说以前,他能够义愤填膺地表达对社会的反感和不满;那么在第六病房里,在更恶劣的境况下,他不仅“会说到人的卑劣品性,压制真理的暴力,还有将来会在世界上出现的美好生活 。”

推荐阅读